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涌现了一批像邯钢、宝钢、长虹等管理先进、效益好的企业;但就普遍情况来看,管理滑坡现象比较严重,仍有较大面积亏损。集体、民营企业虽然迅速发展,经营比较灵活,但管理基础普遍薄弱。企业管理的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发展,也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是什么关系?企业管理由从属于计划管理体制到面向市场竞争机制要经过怎样深刻的转变?尤其当前究竟如何改进企业管理,迫切需要抓住哪些工作?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随着建国近50年来工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创造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借鉴了不少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管理上的成绩有目共睹,而且比发达国家在相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前进的步伐要快。 建国初期的工业基础,一是革命根据地在农村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手工业,二是对官僚资本企业的没收和改造,三是对民族资本企业的赎买和改革。当时企业管理的基础相当薄弱,既受到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军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领导者主要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个人经验指挥生产,而缺乏对工作的科学分析和管理职能的专门化,更缺乏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企业内部制定具体有效的规则、程序、制度和在各级建立明确的责权利关系。 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营经济规模日益扩大。通过苏联对华重工业援助项目学习了苏联的工业企业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管理国营企业的制度与方法,普遍实行了计划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经济责任制度、经济核算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按劳分配制度,还通过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苏联的工业企业管理经验,既有引进欧洲30年代科学管理和规范化、正规化的“合理内核”,也有高度集中、主要靠行政手段、忽视企业经济效益的计划经济特征。当时学习苏联经验。既有促进我国管理进步的作用;也有忽视国情文化和基础条件不同,盲目照搬的成分。1956年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探索我国经济发展和适合国情的企业管理办法。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一方面改革了许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了民主管理,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另一方面只破不立,不尊重管理科学,不讲究经济核算,造成了企业生产秩序的混乱。 1960年制定了“工业七十条”,要求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责任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强调计划管理、按劳分配、经济核算、物质鼓励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等原则,对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我国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使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走上了比较适合国情的轨道。然而,“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企业管理遭到了空前的严重破坏,打破了已经形成的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造成了企业管理的十年停顿和倒退,拉大了与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通过拨乱反正、治理整顿、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国营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推行了经济责任制,加强了企业管理,改进了基础工作,使国营企业恢复了生机。通过组织经营者出国考察、请外国管理专家前来讲学和广泛培训管理干部,提高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能力,许多企业创造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许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带来了相应的管理软件;不少企业通过合资建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的管理结构,不同程度地引进了管理正规化。企业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提高。 然而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不平衡的。除了1984年开始的少数股份制试点之外,先是侧重于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关系,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到实行新税制和会计准则,主要是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和逐步增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压力,由于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承包制,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和政府的分配关系上。在这样一个渐进改革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尚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行为方式的约束和思维惯性,因而企业管理未能得到普遍的重视,甚至有所松懈。文革中被破坏了的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有力的恢复和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仍然薄弱,而且处于不系统、不规则、程序不健全、制度流于形式的状态。所谓管理落后,首先是管理基础工作落后,出现管理滑坡,首先是管理基础工作滑坡。即使强调过加强企业管理,在政企末分开、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可以用行政手段强化对原有工作制度的实施和针对某些生产经营过程严格对职工的管理,但是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以及完善程度,会因企业内在的获利动力仍不充分而打折扣。况且在原来的全业体制上即使加强了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足以使企业管理持续地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了。从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方面: ——缺乏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和经营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