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表明改革到了纵深阶段,经济的发展已不能单纯依靠投入就能取得预期的增长目的。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各方面的投入并不少,而投入产出比却是世界上较低的国家。这对当前的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使被禁锢的生产力充分释放后,发展生产力主要靠什么?笔者认为,由于生产经营管理完全渗透于社会生产全过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以致改革的目标最终必然转向管理,通过管理质量的提高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两个根本性转变也都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进行,即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为管理创造规范而公平竞争的外部条件;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则直接从科学管理要效益,因此,可以这样说,管理也是生产力。探究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重体制、重决策、重市场,而忽视企业内部管理的倾向,皆源之理论上对管理的界定含糊,实践上对管理的意义作用不明确。因此强调管理也是生产,阐述管理在社会生产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对管理的重视,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且更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管理是生产力的几个决定性条件 1、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劳动 管理原是和劳动混然一体的。在人类社会,无论集体劳动或共同劳动,为节约资源、节约时空,减少生产成本,都包含着管理在内,个体劳动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有时间上的工序衔接和轻重缓急秩序的安排、空间物体的合理排列,以及对产品成本利润的划算。这些刍型的管理活动就和具体的生产操作揉和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劳动过程。共同劳动群体内部需要分工协作,需要有人专门来组织指挥,使共同劳动能够协调行动犹如一人般,方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劳动过程。 在现代社会,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使得管理者从生产劳动中脱颖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管理活动演变成一种集知识、经验、天赋和组织能力于一身的高度复杂的社会劳动。即使如此,管理依然要和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管理仍然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 可以预料,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尖端的通讯技术、自动化仪器设备、计算机普及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对生产管理的所有职能将编排为电脑程序,由机器自动操作控制,届时,管理劳动与生产劳动将重新合二为一。 2、管理能使物质要素变为现实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力的概念界定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可以归结为人、财、物这些物质的生产要素。如果其中“人”的要素,特指体力劳动者,则仅凭这样人、财、物形成的生产力是很有限的。西方18世纪的经济学家萨伊早就指出,从事管理专职的企业家是“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的第四个生产要素”。说明只有加上管理这个要素,对这些物质要素进行优化组织、合理指导,方能形成一个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如果“人”这个要素中包含着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者,那么,管理就是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当今现代化大生产中,科技和信息上升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成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做到。著名企业家鲁冠球总结自身的经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则管理占了6分。 ”这充分说明了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至于信息,本身就是管理中须臾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3、管理是一种系统生产力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内单个组成部分功能的总和。为什么?关键在于系统内存在着有效管理:系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合理的组织体系、健全的规章制度、灵活的运作机制,这使得系统内单个组成部分在体制的保证和制度的规范,激励下形成合力,朝着既定的目标统一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现代经济组织属于人工系统,管理则更是系统的灵魂,管理不到位或混乱,经济组织就不能协调运动,就没有生存发展的活力。因此,管理是经济系统运作的主要推动力。 管理是系统生产力,在于它和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物质要素或局部生产领域,研究目的是或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或如何提高设备性能,或如何研制新产品。其功能在于提高单个或局部生产要素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它是一种较直观的生产力。管理则不同,它面对的是系统的全部生产要素,研究的是如何在外部环境复杂而内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使有限的人财物、科技信息、时间空间得以有机的、优化高效的组合,目的是提高系统所有要素的使用质量和系统的整体效益。诚然,管理本身从观念到手段都离不开科技的武装,但就一个范畴来说,管理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其规模和综合作用要大得多。 4、管理的质量直接制约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