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5年即到下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最后冲刺阶段。自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和全体炎黄子孙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一个山河破碎,外辱内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独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带世界性的大胜利。从建国以来,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又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苦探索,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逐步找到了中国发展的方位和目标, 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21世纪的前半期,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画卷将逐步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是中华民族最后的历史机遇。抚今追昔,展望未来,2000年的时间,对一个民族从衰落、救亡到强盛,是无论如何也应该做到的,否则便是没有希望的。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以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除了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别无选择。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依据对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系统分析,以及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全面判断,未来5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指导思想应该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抓住历史机遇,以发展的主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密切跟踪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坚持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民富国强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96—2050年5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趋于成熟;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过上富裕、和谐、幸福的生活;达到富民强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国际经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只要指导思想明确,政策对头,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55年的时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可能的。除了国内外基本条件和背景之外,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可行性还表现在: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表明,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国家的兴衰和文明的交替是一个客观规律。而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了以现代科技进步为内涵的第三代工业革命,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工业化进程,预计到下世纪初叶,就可以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自建国以来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虽然中国规模大,发展不平衡,实现现代化所需时间比小国可能长一些,但凭借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国内外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再用55年的时间达到既定的发展目标。其次,根据有关21世纪的预测,西方国家未来55年的实际增长率不会超过20世纪下半叶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比较乐观的估计是在3.0 %—3.5%之间。据此分析,到2050年,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将达到30—40万亿美元。这样,如果按目前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的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到205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0万亿美元。用现行汇率计算进行国际比较所带来的扭曲是明显的,也是国际公认的,而且人民币将不断升值,所以必须采用以下汇率方法调整计算:一是按80年代的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3.15元人民币计算,则为53万亿美元, 二是按购买力平价即PPP方法, 取目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计算结果之平均水平(1美元兑换1.25元人民币)折算,就将达到134万亿美元。因此,在经济总量上赶超发达国家,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影响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呈现下降趋势,并将在人口高峰期到来特别是完成工业化之后趋于进一步下降,这需要大约3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稳定并逐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则中国人口的峰值将在达到15亿左右再下降到目标期的14.8亿左右,处于各方面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第四,21世纪前半期,中国必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包括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在内的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会更强、更高。第五,实现经济总量目标需要有结构目标与之配合,才能保持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中国实现现代化所基于的特殊国情和所处时代的特定背景,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经济结构的特征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中国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上将略为偏高一些,相应的城镇化的比例会略微偏低一些。中国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比重将不会下降得特别剧烈。中国的第三产业肯定会有较大发展,比重也会显著提高。中国的产业结构届时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第六,中国人均资源不足,又具有后发展特性,因此,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加速经济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从发展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年均17%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6.5%, 高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一倍以上。预计这种发展势头会略有减弱,但总的趋势不会改变。以目前世界出口贸易4.1万亿的规模为基数,假定年均增长速度为6%的较高水平,那么,到2050年的总规模将接近100万亿美元。届时, 如果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8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必将居于世界前列,要求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7.8%。 这一速度略高于同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值1.5个百分点,高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预测值1.8个百分点,尚不到近20年中国外贸增长速度的一半,因此是可以实现的。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到21世纪中叶是一个较长的发展周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要先后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和由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转变,即把中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战略重点的选择必须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和连续性,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托所在。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和环节相当多,不同阶段的战略重点也必然有所不同。从55年的历史跨度和发展的综合需要出发,我们认为,发展科技教育、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环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提高经济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四个方面,应作为贯彻始终的战略重点。 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居于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国经济发展要后来居上,不下大气力把科技、教育搞上去,把建立在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提高基础上的高新技术产业搞上去,是不可能的。科技教育作为战略重点必须是两手抓,要抓好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使其与现有产业相结合,产生普遍的效应;同时要积极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加快其产业化步伐。要抓好教育的普及,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合格的劳动者;同时要积极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形成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的专家队伍。 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全面提高中国人民生存、发展条件和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国人均资源不足,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就会牺牲子孙后代继续谋求发展的条件;而过分依赖国际资源不仅是困难的,还会使中国的发展受制于人。中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单位GNP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仅加重了中国资源的供求矛盾,而且也削弱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表明,提高中国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还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当然,在保证经济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下,有限度地进口和开发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将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大是最突出的问题。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在政治上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是解决地区经济的二元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素质的需要。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有两层含义:一是反映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实现科学化和程序化、形成统一的制度规则和行为规范,以发挥相对集中的优势,保证整体的利益;同是反映在微观活力方面,通过组织制度保障,实现普遍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同时加以引导,使微观个体能够充分有序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说到底,也就是要提高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它是实现总战略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