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亚洲“四小龙”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 (一)韩国——政府与民间合力推动。韩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有相当规模,在某些领域具有领先世界水平的实力,因而其对未来信心倍增。 据韩国商工资源部尖端技术产业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预测, 到2005年,韩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可达300亿美元, 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5%,其中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排名第三。未来9 年里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8.5 %的水平, 到2005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60000亿美元。而在这同一期间, 韩国高新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可达10%,增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韩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不足3%,但预计到2000年可增至5.5%。目前韩国有几个产业的增长率比全球年平均增长率高得多。估计半导体、液晶显示器(LCD)的世界平均增长率为10.4%,韩国高达18.5%; 新材料产业的世界平均增长率为15.7%,韩国则可达到18.2%。另外,韩国的机械电子、光学和信息产业的增长率都可能超过15%。韩国能取得今时今日的经济成就,与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密切相关,其主要做法是: 1.政府重视科技发展,并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是增加经费,给予较充裕的经费支持。1981年,韩国政府与民间的研究经费投资只有7 亿美元,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1994年的投资是76亿美元, 增长了10倍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 2.民间科研跟进。在韩国政府鼓励下,民间研究机构纷纷设立,由1986年的260个单位,12500名研究人员增加到1991年的1200个单位,超过3万名研究人员。其中三星集团所属的“三星综合技术院”规模最大。三星旗下共有26家公司,每家公司各有自己的研究部门,“三星综合技术院”扮演着各研究机构的中心实验室角色,它拥有三星集团所有1000多研究人员中的450人。1992年该院一年的研究经费为5000万美元, 平均每位研究人员约10万美元。这些研究人员中,15%来自美国或日本,主要是研究包括光电技术、新材料、数位讯号处理、电机、软件发展、影像及传输技术以及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车等项目。 3.重要科研机构经费充足,实力强。主要包括:(1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其成立于60年代,被誉为韩国的科技之母, 该院8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部门,因此为谋求在长期与短期、基础与应用科技间取得适当平衡,该院制订了一项大型计划,预计在下世纪结束前,单是韩国政府每年将投入1000万美元,研究包括新材料、人工肢体与器官组织、智慧机器人、最新资讯科技等;(2)韩国科学研究院(KAIS ),该院是韩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之一,一直以来其经费之充裕足以网罗国内外最优异的人才,并被美国“技术与工程评鉴会”认定为有潜力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研究机构;(3)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KAITECH)在工商资源部管辖下,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KIST的研究无法满足工业界的需要。1994年该院提供1.15亿美元的经费,开始一个称为G-7的计划, 这个计划选定高画质电视、整体数位服务网络等项目,希望在2001年能在这些领域里赶上世界七个工业大国;(4)大德工业城,该城建立于70 年代韩国近代工业起步之时。1994年该城已拥有40个官方与民间的研究单位,研究人员12000名,与日本的筑波科学园不相上下。 (二)新加坡——引导与资助相结合。为了鼓励私人企业更积极,更全面地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新加坡政府1995年拨出2.1 亿美元的款项给“公司优惠计划”,以吸引总值达7.1 亿美元的私人研究与发展投资项目到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的目的主要是扩大新加坡研究与发展的范围,包括电子、化学、物理、工程等方面,以确保新加坡不会过分依赖任何一种研究与发展项目。这些投资项目将会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项目有化学和精密工程。新加坡自1992年实施公司研究优惠计划以来,33项总值超过6.4亿美元的研究与发展计划已从中获益。 例如飞利浦已在新加坡设立了高价位彩色电视机的研究与发展中心。 新加坡政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采用多种措施并举。例如,为了推动其电子业的发展:(1)建立工业园区。 在马来西亚的柔佛和印度尼西亚的寥内岛建立工业园区,其中以新加坡作为科技中心,柔佛集中发展中等科技工业,寥内则成为吸引劳动密集型工业基地;(2 )建立科研机构。为提高竞争力,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包括著名的如微电子研究院、制造科技研究院和磁场科技中心在内的科研机构;(3 )面向区域发展。为推动公司向区域发展,其政府提供3到10 年的税务优待期,且加速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税务合约,减免企业海外盈利税; (4)提出资助计划。为鼓励电子工业方面的科研与开发,新加坡政府推出多项有关计划,如国家科技局的“公司研究奖励计划”等。 (三)台湾省——树立科技典范。位于台湾省西北部有“矽谷科技城”之称的新竹科学园区,自1980年开设以来,迄今已发展成为台湾省高科技工业重镇,使台湾省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过渡到技术密集型,并对其高科技产业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新竹科学园区1983年只有30家工厂,而1993年底增至167家,内分六大产业。实收资本总额668亿元(新台币,下同),相当于25.7亿美元。从业人员2.9万人。 总营业额由1983年的30亿元增至1994年的1800-2000亿元新台币。 科学园区内人均年产值1992年达14.5万元,比制造业人均年产值的8.1 万元高出八成。尤其是电脑业、IC、通讯业的每年人均生产力分别达21.7万美元、16.5万美元、15.4万美元,分别比美国的16.9万美元、12.7万美元、13.4万美元还高。科学园区内自己研究生产的IC、个人电脑、终端机、影像扫瞄器、滑鼠、网络卡等,目前均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科学园区内从业人员2.9万人中,具有博士学历者占1%,硕士学历者约占7%, 学士学历者约占20%,专科学历者约占21%,综合比较,科学园区内大专以上程度人数比重高达48%,而制造业则只有7.5%, 可见从业人力结构层次水平相当高。在科学园区的公司经理中,博士、硕士、学士各占1/3,人才济济。同时科学园内1992年投入研究发展费用占总营业额的6 %,远高于全省制造业的1%及2002年的3%目标。据科学园管理区拟定的“科学园区未来10年发展远景规划方案”,到2003年,科学园内厂商家数约达到300家,其中六大产业(IC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 通讯科技产业、光电业、精密机械产业、生物技术业)未来10年每年递增25%,届时科学园区产值将超过10000亿元(新台币,下同), 占台湾省国民生产总值的5.1%,占制造业产值11.7%。 科学园区内所投入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由65亿元提高到500亿元,增长6.7倍。从业人员也将从目前的2.9万人扩大到10万人规模,增长约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