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表明,实施深层的结构性改革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经济增长。在许多情况下,改革的初始影响会使经济产出量急剧下降,正如东欧经济转轨时期所出现的状况一样。中国的经济运行则具有其独特性,它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日益开放的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过程中,仍然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 为估价中国的经济增长状况,本文重点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将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运行进行比较,以便确定一旦将改革前的政治动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以考虑,并做出一定的调整后,改革后经济增长的进步是否还如同人们普遍相信的那样神奇。此外,我们还对改革后的数据中所存在的明显不规范处进行了调整,这又进一步缩小了改革前后不同时期之间的差距。第二,为了估计经济增长的可持续能力,我们考察了以下两个问题:(1 )改革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增长能够维持多久?(2 )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来维持高速增长是否可行? 一、中国的经济运行分析 在考察经济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必然要假设:如果没有改革,中国的经济运行将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尽管人们普遍承认,开始于1978年12月的中国经济改革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增长,然而一个可能不太为人所知的事实是:在改革前的几年中,经济增长的势头也是较为强劲的。这样,前面所提出的“若没有改革,中国将会怎样”的问题就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了。它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改革以前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能力。 事实是怎样的呢?根据政府估计,在1953—1978年间,产值(人均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5.9%(3.1%),而在1979—1994年间,产值(人均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上升到9.2%(6.3%)(见附表)。〔1〕 投资占GDP的比重〔2〕在改革期间增加了约5个百分点。相反, 资本的增长率相对于改革以前的年份却下降了,这反映了50年代初期,对初始资本存量的估计过于保守。前后对比最鲜明的是全部要素生产率(TFP )的增长,该指标在改革以前是负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初始资本存量的过低估计),但在改革以后,上升为平均每年3.8%, 占了产值总增长率的三分之一强。 以上所做的研究是否可信呢?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改革以前,干扰经济运行的政治动乱及自然灾害。1958—1959年间的大跃进期间,农业合作社制度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农村人民公社建立前,农民能够在业余时间耕种自己的土地,并能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而农村人民公社建立后,这一制度就被取消了。此后,中国经济在1960—1962年间的灾荒过后开始逐步恢复,国家于1963年起有效地恢复使用了大跃进以前的农业制度。1967年又开始了农业改革,这次改革正值政治混乱时期,而且又一次采用了激进的政策,其后果严重破坏了经济增长。因此,考虑到这些事件的影响,对于改革以前经济运行的评价应该进行某些调整,就象人们对待一场战争将要做出的调整那样。 进行调整的实际问题是应确定排除哪些年份,以便清除经济遭受破坏时的数据。从产量出现下降的年份开始,是排除到经济恢复至原有水平的年份为止,还是排除到按过去的发展趋势所应达到的水平为止呢?一个方法就是看哪一种产量、劳动力和资本的组合符合一个固定的总生产函数假设。在此基础上,Gregory Chow于1993年将1958年(大跃进开始)至1969年(农业改革结束后经济增长的第一年)排除,发现在剩余的年份里,人均产值和资本的对数相当接近于一条直线。排除这些年份后计算出的改革以前的增长率上升到6%(人均4.5%),非常接近于改革以后的经济运行状况。 第二个应考虑的因素是可能存在的计量错误。其中,研究人员着重关注的是用以计量实际产值的通货膨胀价格平减指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国有部门的工业产值缩减不足,这种现象自1989年以来尤为严重。特别是工业品价格平减指数的增长远慢于本应遵循同一趋势的价格指数的增长(例如: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指数或国有企业工业品的价格指数)。在国有部门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导致改革以后GDP 的年增长率虚增了0.5—1个百分点。〔3〕对于缩减不足的影响及60 年代政治事件的影响进行修正,就意味着改革以后人均产值的年均增长率比改革前增加了大约1个百分点,而不是在使用原始资料情况下得到的3.2个百分点的差距。然而,我们的计算还是倾向于认为,若没有改革,改革以前的增长率就不会维持下去。 二、增长能否持续下去? 一个首要的问题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仍占有优势地位,经济活动中仍存在着大量的国家干预,这一点对于增长持久性的影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前苏联,它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增长非常迅速,其增长率不亚于目前的中国。1979年以前,中国的经济运行也表现为高度的计划体制下的增长。即便是今天,国有企业仍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0%,银行贷款的70%多,尽管其在产值上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到1994年为止,国有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缩减为34%)。 虽然出现了一些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迹象(例如出口的极大增长),但还有一些迹象表明,中国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在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周期内的存货积累正常情况下应在GDP±2%之间上下浮动。在中国,自1978年以来则是在+5—+10 %之间浮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没有销路的商品的积压——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的明显特征。〔4〕东欧国家在70年代和80 年代初同样出现了超过5%的存货积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