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正向我们逼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构画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跨越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研究跨世纪基础教育投入的趋势和走向,必将为下一个世纪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 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教育,也是全部教育事业的基础部分。基础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基础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以其施教面广、教育年限长、影响普遍而深远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基础教育投入是正常教育活动最基本的保障,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基础教育投入是基础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发展基础教育基本上走依靠国家办学的路子,基础教育投入主要是由国家财政统包下来。在基础教育的办学形式上,虽有公办中小学与民办中小学之分,但公办中小学的教育投入全来自国家财政,民办中小学的教育投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由国家财政给予补助。实践证明,这种统包办学体制不利于调动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限制了其他办学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堵塞了基础教育投入的其他来源渠道,束缚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国民基础教育已列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为保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中还规定:除了国家拨款不断增加以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乡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教育。地方可以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助学和设立教育基金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些法律依据和原则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各级人民政府在增加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基础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国家教委、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出《199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99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488.78亿元,比上年增长40.4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117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5.38%。1994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88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7.18%。1994年,全国扣除债券收入后的财政收入为5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17个百分点,实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政府教育拨款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要求。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是:全国普通小学生均事业费支出为236.06元,比上年增长45%;普通初中生均事业费支出为450.37元,比上年增长42.33%;普通高中生均事业费为882.78元,比上年增长43%。据初步统计,199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380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68%,比上年略有提高。这一连串数字表明:我们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种重视反映在基础教育投入上,首先便是投入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仅中央和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有了增加,而且还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资助,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 把握现状、分析问题,是我们研究跨世纪的基础教育投入趋势和走向的重要环节。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十几年,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使世界惊奇不已。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激励和制约两种因素。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激励着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同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能给教育提供的财力支撑又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人们深切地感到,这些年来在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基础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陷入了新的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育投入不足 尽管党和国家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年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但限于国力及其它一些人为因素的制约,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相对于世界的投入水平而言,仍是世界上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相对于其自身的发展需求而言,依然呈严重短缺的态势。国家教委、国家统计局发出的《199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虽可表明1994年教育投入增长幅度不小,看上去确实令人高兴,但这里却隐匿了种种因素:一是没有扣除当年物价上涨指数。我们知道,当年政府公布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了二成以上,居民消费总水平上涨得就更多了。因而,表面看去喜气洋洋的教育投入增长比例,无形中先得扣除惯有的当年物价上涨指数。因此,1994年的实际增长率就跃然纸上了。二是扣除了物价上涨指数后,增长的经费基本上用于人头费,即教师工资之类的开支上了,剩下的钱就太有限了,对于增加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犹如杯水车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要达到4%,这个指标与其它国家相比也还比较低,而我们这四、五年的比例一直在2.7%左右徘徊。总体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基础教育经费的短缺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基础教育投入的内、外部结构不合理 首先从基础教育投入的外部分配状况看,总体教育投资过于向高等教育倾斜,基础教育投资比例相对偏低,这可以从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生均费用之比得到证实。1994年我国三级教育生均费用之比为1:2.37:21.38,而世界一般发展中国家为1:1.7:8,发达国家为1:1.1:1.3或1:4:3.7。可见在我国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竟相当于培养一名小学生的20多倍。这种偏重于高层次教育投资的方针与分配比例政策,无疑从结构上造成我国基础教育投资的短缺。此外,在中等教育结构上,包括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中师、中专、中技等。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各地加快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犹如“异军突起”,由于其能为社会经济迅速培养建设者,因此倍受各级政府“青睐”,职业教育投入大大超过以往。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倾向的影响,相对来说,基础教育投入就减少了,这就非常不利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其次在基础教育内部使用结构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一是在基础教育的总投资中,教育事业经费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不协调,基建投资比例偏低,还达不到2%。二是基础教育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现象严重。1993年普通中学用于人员部分达82.81%,小学将近90%,公用经费所剩无几。为此,许多地区的中小学连起码的教学条件都保证不了,更何谈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