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后一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从而为前者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本文仅就我国经济体制的现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对经济体制转变提出要求等作一探讨。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现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双轨制”。一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经济体制依然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还未真正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还未落到实处,改善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低,因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逐年增加,企业还未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还未形成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二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市场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宏观上加以调控。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还不完善,影响宏观调控力度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难于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中重数量、重速度、轻质量、轻效益、轻科技的现象。总之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还不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体制保障。 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状况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制约着科学进步和管理科学化。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的科学。而科技和管理的效益又受体制健全与否的影响。改革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但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传统的计划经济还起一定作用,所以企业还未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还未形成节约资源、增加效益的经营机制。因此,体制不转变,就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我国“双轨”的经济体制,缺少市场经济内在的有效的经济约束,不利于市场竞争,促进科技进步,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存在并起作用,商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互相制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方面,整个社会需求由计划决定。一旦出现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就有可能导至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脱节,产业结构不合理;微观方面,企业忽视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忽视效益——成本的核算,由于动力和约束机制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市场需求对生产的约束,相应地导致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改革以来,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影响有所增强,但由于“双轨制”的存在,市场需求对生产的约束并不得力,企业仍没有把技术进步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首位。 经济体制之所以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二者有内在的联系。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前者指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后者指生产力发展的更新和跃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即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如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影响力。体制不转变,势必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可以说经济体制的转变能为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体制条件,也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一个较为稳定和宽松的经济环境,是我国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从改革与发展角度看,实现经济体制转变是改革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发展战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改革是动力、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有赖于改革。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经济体制的转轨,体制转轨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足够的内在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根本之举在于深化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体制转轨也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从历史角度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地说,各国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对产业数量、产业规模的扩张有一个内在要求,因此,集中资本进行投入来满足这一需求是合理的。我国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财力物力有限,为了缓解供给严重不足,增强国家实力,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统一调配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此同时,国家不得不上新项目,采用高速度、高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是由历史条件所制约的,在当时也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迫在眉睫。其原因:首先,我国自然资源有限,人均占有量较低;再加之,长期以来高投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行,使企业面对成本增高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次,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不协调的增长,产业结构失衡,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再次,在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社会需求质量要求逐步提高,需求结构变化快,在此条件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经济增长方式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用重科技、重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才能适应新阶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