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部署的提出,标志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出现重大转折和历史性进步。深入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寻找湖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是本文初步探讨的内容。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涵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必须对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进行科学的界定,否则不利于在实践中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真正的转变。 从理论上对增长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当前,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有四种:一是速度型与效益型;二是数量型与质量型;三是外延型与内涵型;四是粗放型与集约型。第一、二、三种提法之间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却又不能简单地完全等同起来,有较大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基本上可以综合为速度中心型、数量优先型、外延为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效益中心型、质量优先型、内涵为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两大类。但是这样的分类不如粗放型和集约型更能科学地描述经济增长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性。而且,按粗放和集约来分类也更符合我国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性。所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增长方式界定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粗放与集约这两个概念,是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把劳动和资本集中投入到一定范围的土地上,以“精耕细作”的方式谋求增加产量的做法,称为集约经营。反之,把有限的劳动和资本广泛地投入到更多的土地上,“广种薄收”,以求增加总产量的做法称为粗放经营。 集约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生产力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粗放与集约是相对而言的,不能把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绝对化。不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上来看,不能说我国过去的经营都是粗放的,而没有集约的。从动态上看,即从发展上看,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就总体来说的。 在发展经济学中,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1936年把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他在1948年出版的《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投入×投入效率这一经济增长模型。同一时期,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也独立地提出了相类似的经济增长模型。他们两人的经济增长模型以后通常合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这一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含义就是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投入,一个是投入率。如果不提高经济活动的集约化水平,投入率往往是要递减的,这不仅影响即期的经济增长,还会影响到后期投入的积累,以至使资金或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约束越来越紧,最终造成恶性循环。所谓集约化就是不断提高依靠投入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地方、企业往往只注意投入,而不注意投入率。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难点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难点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总体上说是粗放型,其基本的依据是: 第一,国有企业设备普遍老化。据统计,我国主要机械达到8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三分之一,其中,纺织工业达到80年代水平的不到40%;我国钢产量的15%仍然采用平炉炼钢工艺,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淘汰了这种生产工艺。现有工业企业设备中,五分之一已经老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设备的老化率已达四分之一,超期服役的占39%(《求是》,1996年第5期)。 第二,大量建设资金用于新建项目,在低水平上搞重复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新建扩建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75%,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只占25%。 第三,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是“高速度、低效益”,即具有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下的特征。1980-1994年,我国GNP增长不到3倍,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增长了17倍。同期,我国平均增长速度为世界的3倍,而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四十分之一。 从能源利用率看,现在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0%,而一般工业化国家为50%以上。每万元GDP消耗的能源,我国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德国的7倍,法国的8倍,韩国的4、5倍(《求是》,1996年第5期)。 从企业资源配置效益来看,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产业中,规模过小、生产分散、集中化程度低。199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仅为140万辆,而汽车制造厂多达130多家,80%的厂家年产量不足1000辆,最大的东风汽车公司产量1993年也只有18万辆。而日本目前年产汽车达1300万辆,其总产量的80%集中在5家大型汽车企业。 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1964-1982年,我国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1980-1994年,这一比率为33%(《经济日报》,1996年3月10日)。就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也与我国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科研经费占GNP的比重,1992年为0.7%,1993年为0.62%,1994年为0.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994年德、日、美分别占2.9%),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1994年印度占0.9%)。我国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1991年为3%,1993年为2.54%,1994年为2.68%,明显低于世界各国1991-1994年的5.1%的平均水平(《中国教育报》,1996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