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借鉴和兼容了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正在不断自我创新、自我完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新的时代内容。本文通过对张家港市(苏南模式的代表之一)的实践进行回顾与剖析,并结合苏南地区发展实际,就苏南模式的创新及其动因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苏南模式的创新探视 苏南模式进入90年代后,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张家港市的情况看,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首先,在发展思路和战略上及时转向集约经营。其次,在资金投入上较多地增加用于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始终保持具备一定的技术梯度优势。第三,加快改革步伐,使企业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重点是以股份制为内容的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部环境主要以社会保障改革等措施相配套。 2、发展空间从“遍地开花”转向聚核效应。主要是打破“小土群、满天星”的落后布局。张家港采取了两个动作:一是构筑“大交通骨架”。依托“交通能骨架”和保税区、港口码头的龙头辐射功能,引导生产要素突破社区在更广范围内流动和组合,使生产力布局由分散趋于相对集中,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极好的载体。二是“造大船抗风浪”,让集团企业唱主角。这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改制、改组、改造,以大带小,以优汰劣,名牌带杂牌,滚动发展,优化组合。二是引入外资,迅速膨胀。张家港市“三巨头”(沙钢集团、牡丹汽车集团、欧洲精纺城)之所以迅速崛起,外资的导入是重要因素之一。 3、开放方式从外贸带动转向经济国际化。实现了“老乡联老外”,“老乡变老外”的质的飞跃,呈现了“三外联动”、“三外齐上”的良好态势,真正使经济融入了国际大循环。 外贸上,产品的外向依存度越来越大,1995年,张家港全市外贸出口供货值已接近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50%。 外资上,已从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变为精心筛选、重点选择。引资目标转向创办技术含量高、外方出资比例高的大项目;引资方式转向以外引外;合资、合作领域由偏重二产趋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推进。并在创办一些特色外商工业小区上取得较大突破。 外经上,全面向海外拓展,大力发展海外事业。一些有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纷纷到海外办合资企业和销售窗口,直接走向国际市场与外商展开竞争,有一小部分集团企业已初具综合商社的雏形。 4、产业结构从异军突起转向全面崛起。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产业比例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后,正逐步向“三、二、一”的高级形态跨越。 一产基础地位得以巩固。随着乡镇企业对农业反哺能力增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迅速提高,逐步脱离弱质产业的范畴。二产内部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全面崛起,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多轮驱动。三产蓬勃发展,除传统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外,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旅游娱乐等新兴行业也迈出新步。 5、追求目标从单一经济指标转向社会全面进步。表现在不仅仅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最大化,更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精神文明建设和资源保护上创出了特色。 二、苏南模式创新的动力剖析 苏南模式的五个方面变化,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外在形势迫使它变。先从乡镇企业生存空间来考察。乡镇企业起步时,设备都是土法上马的简陋货,或是七拼八凑的杂牌货。技术力量方面没有什么大学生、工程师、专家教授,仅靠一些下放工人和乡间能工巧匠,产品根本不存在什么定型不定型,更谈不上什么国际、ISO9000,他们就这样,敲敲打打、叮叮当当、红红火火干起来了。为什么这种粗放得不能再粗放的工业还能生存和发展呢?这就是当时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结果。因为乡镇企业起步的时候,正值“左”的政治思想盛行和“十年动乱”后期,当时社会秩序被打乱,许多城市工厂停工停产闹革命,加上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造成生产与消费之间多方面的脱节,尤其是日用消费品极度缺乏,这就为苏南乡镇企业“拾遗补缺”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空间。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关系逐步理顺,市场供需矛盾逐步缓解,中高档产品逐步成为市场“宠儿”,名牌产品成为抢手货,大路产品逐渐被挤出市场,尤其是国门开放后,大量优质新颖的国外商品进入国内市场。乡镇企业再继续把那些粗糙的产品推向市场,显然只能进入死胡同。在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就不得不去考虑加大技改力度,改进生产工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等。这一“逼”,使乡镇企业上了一个台阶。早在1987年,张家港市就有18家乡镇企业引进了国际上的先进设备,其中8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进行生产。 从苏南模式与社会事业、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来分析,同样可以得出外在形势是苏南模式向高层次递进的强大动力的结论。 2、内在优势使它有条件变。苏南模式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走在全国农村的前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自身能量蓄积到一定阶段急剧释放的结果。 首先,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1970年,张家港市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76亿元,财政收入1628万元;到了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也仅仅4.31亿元,工业利润1.02亿元,财政收入5789万元。这个时期经济部门自身滚动发展都捉襟见肘,叫它再去花较大资金支持社会事业显然是不现实的。当时,苏南模式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二是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蓄积资金、技术、人才等基本能量。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苏南模式物质基础的日益强大,苏南模式的社会功能才真正出现质的飞跃。而且由于苏南模式公有制和集体经济占主导的所有制特定模式,使得集中部分财力投入精神文明、社会事业以及反哺农业成为可能。从资金投入上的几个数字就能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1992年以来,张家港市工业企业累计投入184亿元,工业总资产年均增长幅度达44.5%,形成了200多家全套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技术密集型规模企业(工业投入上外资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投入23.5亿元,用于商业、学校、医院、文化中心、体育场、公园、绿化、环保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投入8亿元用于交通设施和道路建设;投入4.5亿元用于教育事业;投入3.2亿元用于支农项目等等。所有这些,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就只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