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崇尚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私营经济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人们一方面承认私营经济在搞活流通、方便生活、安置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因为看到它的一些负面效应,而对其发展忧心忡忡。旧体制的羁绊,意识形态的排斥,都制约着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其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下我们通过对北京市私营经济有关状况的分析,证明私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仍需改善。 经营环境充满“无奈” 当前,人们看到最多、议论最多的是私营经济的超常发展,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它前进中的坎坷和每日每时所面临的无奈。 例一:某从事科技产品开发的私营企业,研制出一种固体燃料,市场前景甚好,但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急需四、五十万元贷款。区科委对此项目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同意以科委掌握使用的“低息扶持贷款”帮助其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但当企业在科委办好有关手续,到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一看企业的“私营”性质,不由分说便亮起了“红灯”。该企业万般无奈,忍痛把产品转让给外地一家公司。一个好端端的项目,如今已成了人家手中的拳头产品,令人扼腕长叹。 贷款难是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国家规定私营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贷款”,但也仅仅是“申请”而已。且不说国家并没有给私营经济的发展安排贷款规模,开通正常的融资渠道,就是银行信贷员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贷款给国有企业,几百万、上千万收不回来也没什么;贷给私营企业的钱,哪怕是10万、8万收不回来,个人就说不清了。”应该指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经营好、实力强的私营企业已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青睐,但由于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公有制企业,使其在贷款上由以前的拿不到,转变为今日的拿不起,从而大大迟滞了私营企业的发展。 例二:一家生产、销售高档家具的私营企业,曾多次获得“优秀私营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先进企业”、“纳税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但经营场地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创业7年,“挪窝”3次。生产经营征地,私营企业没有资格;购买土地使用权,目前绝大多数私营企业又不具备实力,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企业无法发展,国家也受损失。因为搬迁费用理所当然要打入生产成本,国家税收的减少也就不言而喻了。 生产经营场地不足是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第二大难题。特别是城区内的私营企业,最初大多是利用自住房屋或租房办起来的,在初创时尚可维持,到了上规模、上水平的阶段,场地紧张的矛盾便突出了。据调查,某区纳税额排在前五名的私营企业,如今都已先后搬往郊区。工厂屡建屡搬何时了,又如何发展扩大。 例三:一家私营企业的财会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将一笔货款据为己有。企业发现后及时将其留住,并向司法机关报案,要求对其“贪污”行为予以惩处。但司法部门了解企业性质后认为:目前在法律上对“贪污罪”的认定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地取得公款公物”,而私营企业的财产属于“私款私物”,不能以“贪污罪”将其绳之以法,只能按民事纠纷处理。企业无奈,眼睁睁地看着犯罪分子扬长而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民营企业家因一起经济合作纠纷,对方(全民企业)投拆后,公安机关以诈骗罪将其拘押,至今已达3年之久,使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某私营企业集团董事长,因其企业门卫与身着便装、无任何证件却要强行闯入的法院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竟被司法拘留15天。为免再受牢狱之灾,不得不更换董事长,以求自我保护。 私营企业的财产和企业主的人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是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立法到管理都建立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这就使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经济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尽管有些私营企业已按《公司法》规范为有限责任公司,但由于司法机关仍不能明确界定其个人财产和法人财产,造成其企业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时投拆无门,不得不采取非正当途径“私了”。如昌宁集团10年间资产因贪污、挪用、卷逃、坏帐等原因,损失已达3000余万元。 例四:一家经营音响器材的私营企业,其品种、质量、服务、价格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都已“小有名气”。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该企业拟增加音像制品经销业务,而经营音像制品需要行业审批,目前对私营企业还是个“禁区”。企业无奈,只好挂靠到行业主管部门的某下属企业搞“联营”,每年交点管理费,经此取得经营资格。 当前,建筑、装修、贵重金属、歌舞厅等诸多行业对私营企业均有所限制,迫使其不得不改头换面。今天社会上究竟有多少“挂靠企业”,这恐怕是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政策误导是“红帽子”满天飞,“假集体”遍地跑的根本原因,其潜在危害不言而喻,但仍每日每时被人为地大量“制造”出来。尽管政府屡下决心清理,但挂靠的双方均有利可图,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 舆论环境诸多“责难” 私营经济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格格不入的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直处于被改造、被批判的地位,其重新出现必然成为一个在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私营经济的看法、观念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恐私症”不可能在短期内根除。加之私营经济在发展中确实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不少人对它的认识仍然是偏见多于真实,想象多于分析,责难多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