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人类也正在对20世纪种种活动的得和失进行反思。作为这种反思的重大结论之一,就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共同签署了著名的“地球宣言”,一致提出世界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发展。只有这种发展模式才可能持续永久,保障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休养生息下去。1992年,联合国还提出一个《联合国21世纪议程》,具体地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问题。 为什么面临21世纪的人类,要对18—20世纪的种种活动做出反思?这是因为当今人类的力量,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力量,除了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上表现出巨大的推动力的同时,也显现出对环境和资源的巨大的破坏力和支配力。所以,人类如果再不懂得自重自律,再不正确地对待自然和环境,就必将遭到自然和环境的报复。 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并说,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自1978年以来,经过17年的奋斗,中国已经在全局上基本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尽管中国还有数量达6500万的在“温饱”界限以下的贫困人口,但每年正以大于500万人口的速度实现脱贫。既然新中国已经在全局上解决了中国老百姓的生存问题,那末下一阶段当然就是发展问题,亦即谋求可持续发展了。 (二)可持续发展和“东西南北中”问题 改革开放的17年来,中国东部、东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东部、东南部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对外开放的有利的地理环境,发展比中西部地区要更快一些。这就是新出现的地区差距或又称为“东西南北中”的问题。然而地区差距问题之所以出现,并不仅仅是由于政策上规定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由于“东西南北中”在地理环境、矿产资源、水文气象,以及人口素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是不容忽视的重大的特点。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所谓的“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这是自孙中山以来就写在小学教科书里的常识。然而由于中国的人口早已不是什么4亿5千万,而已是12亿人口的大国,近年来,虽然已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国策,但人口学家估计,很可能未来人口将稳定在15—17亿,所以,在现在的小学教科书里,又多加了一句“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但是,中国的国情,还不限于“相对不足”,而且还有地区分布上的严重不均衡。以中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例,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所谓“探明储量”在1994年已接近10000亿吨。但是煤储量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约为总量的94%,以南却只有6%;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为总量的89%,以东只有11%。所以,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 中国的水资源的分布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中国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量约为2.8亿m[3]/年,居世界第4位或第6位。但是,中国的水量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严重不均匀”。占中国国土面积47%的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7%;而占国土面积53%的东南部,其水资源占全国的93%。再加上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是“严重不均衡”。华北地区属严重缺水地区,其人均占水量只有250—500m[3]/年,按国际标准,凡是人均水资源在1000m[3]/年以下的均属缺水地区,但是华北仍然可以发生大洪水,因为一年的降水量可以集中在一段时间倾泻于这一地区。中国有许多地区在降水量上均有类似特点: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这带有普遍性。所以,中国大地上的洪涝干旱灾害特别严重,可以说,没有一年没有洪涝干旱的灾害! 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总计平原加盆地仅占全部面积的31%,而山地加丘陵以及气候寒冷的高原地区占了面积的69%。位于中国西南部并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4弱的青藏高原是著名的“世界屋脊”,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其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现在仍继续升高。由于这是世界性的高寒地区,所以虽然其地区面积广阔,但人口高度稀疏。西藏的人口密度为1.8人/平方公里,青海是6.2人/平方公里。这一情况和澳大利亚的2.3人/平方公里,加拿大的2.7人/平方公里相当接近。 水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和地形上的高低悬殊,自然也带来水能资源的严重不均衡。中国的水能资源估计为6.8亿千瓦,占世界第一位。水能=水量×落差。中国的水量虽然集中在东部南部,但水能资源却并不集中于这些富水地区。即以长江的三峡水库为例,三峡水库的修建堪称为世界第一大坝。仅以发电量来计算,约相当于9个大亚湾核电站。但是,三峡水库建成后,我国在水能资源的开发上,仅是占总量6.8亿千瓦的10%略多一些。大量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区,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水域,约占了全部水能资源的50—60%,尤其是雅鲁藏布江,萁水量约为珠江的55%,而落差却高达1000—2000米,甚而达3000米。所以,这是中国并且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宝库。如果中国能将这一能源宝库开发出来,那就不仅能大大缓解中国对能源的迫切需求,而且还能向中南亚各国输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