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只有不断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激发社会活力。新时代,面临社会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重新阐述基层社会治理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理性探求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化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 新时代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环节在基层,推动党和政府各种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在基层。因此,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此,学术界开始积极研讨关于社会治理的相关课题。 1.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关于“治理”,有学者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银行提出的概念,之后一些国际机构相继提出了“治理”的概念。比如,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在我国,俞可平教授较早地系统研究了当代治理理论,提出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2]社会治理是“治理”理念在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及相关论述后,学术界开始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社会治理进行广泛研究。王勇从政府及公共管理角度出发,认为社会治理是“政治国家和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的合作管理,包括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和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自治。”[3]也有部分学者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不同理念出发进行阐释,如周红云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理念转化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了“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平等合作、过程上的多向度协商合作、内容上的公民自我管理与自治、结果上的柔性动态和主动”。[4]何增康在《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和社会善治》中系统论述了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以及社会善治的区别和联系,指出“社会治理倡导社会成员主动表达诉求,自主提出所需要的服务项目,政府则对项目的实施提供资助,社会组织自主组织实施服务项目并接受资助方的评估。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不再是单纯享受社会服务的被动的对象,而是需求的表达者、项目的选择者和服务的供给者”。[5]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吸纳各社会组织主体参与,为实现社会良性运转,对社会公共事业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那么,基层社会治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处理基层社会公共事务,以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对于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基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内容,基层是指“县、不设市的区、市辖区、乡、民族乡、镇、村等行政区划地域。”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对“基层社会”的理解大部分是围绕最小行政区划分的。有学者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来界定,李慧凤、郁建兴认为基层包括“城市社区居委会、农村社区村委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6]刘佳认为基层社会包括市辖区、城区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这三个与城市居民直接发生联系的层级以及各个乡镇、村(居)委会。[7]也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认为基层社会是“党、政府和社会交界,是党与政府权力与个人权利相交之处。”[8]本文所论述的“基层”是指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比如,江治强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形势角度来探讨机制的构建及路径。[9]陈勇、李呈、李甦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出发阐述了基层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四个主要维度,即自主治理、协作治理、引导治理和智慧治理。[10]崔巨东则通过分析国内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典型事例得出的经验启示来探讨完善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11] 2.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大多数学者从实践角度出发来探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比如腾方炜从治理重心转移的角度来探讨治理创新的路径。[12]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由政府独自“挑大梁”的单一型管理模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基层政府本身职能要优化,还包含着更深刻的含义。基层社会治理目的在于激发社会活力,实现基层社会公平正义,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由单一到多元。基层社会治理强调的不是基层政府的单一管理,而在于社会多主体共同治理,基层政府是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市场也是治理主体,治理要由“集权”向“分权”转变。政府在治理中转换职能,将部分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由适合的社会组织履行所转移的职能,推动治理由“单向”转向“双向互动”。在基层社会治理现实中,基层社会治理并不是单向度的由政府对社会进行的管理,而是各参与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确立伙伴关系,共同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综合来讲,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创新治理理念,实现社会多方参与,运用法治高效的治理方式进行综合治理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