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9)03-0015-09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概况 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共全文转载了153篇文章,与2017年相比较增加了4篇。2018年共设栏目20个(见表1),比2017年多了2个。其中常设栏目有专题系列栏目以及“职教管理”“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教师与学生”“质量与评价”“课程与教学”等7个栏目,“招生与就业”栏目仅出现在第1期和第3期,“政策与制度”栏目仅出现在第5期和第7期。 (二)源杂志转载量情况 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53篇论文来源于全国41种学术期刊,比2017年少了2种(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职教论坛》(南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现代教育管理》(沈阳)、《教育与职业》(北京)、《教育学术月刊》(南昌)、《中国高教研究》(北京),共75篇,占到论文总数的49%。比较近5年来源杂志转载量,可以看出这几种杂志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源杂志所在地情况 如图1所示,从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49篇)、南昌(30篇)、沈阳(11篇),分别约占总数的32.2%、19.6%和7%。长春、成都、常州、天津各7篇,分别约占总数的4.6%。武汉和广州各5篇,分别约占总数的3.3%。上海和石家庄各4篇,分别约占总数的2.6%。镇江、哈尔滨、南京各3篇,分别约占总数的1.9%。无锡和重庆各2篇,铜仁、宁波、福州、保定各1篇。
图1 源杂志所在地转载文章数量比较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所转载的153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84篇,占论文总数的54.9%(本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第一作者中正高职称有64人,约占第一作者总数的42%,副高职称的有19人,约占第一作者总数的12%。除4篇来源于其他单位以外,大多数文章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校,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16篇,占论文总数的10.5%,其中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章在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来自师范院校的文章有42篇,占论文总数的27.5%;来自师范院校以外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文章共有54篇,占论文总数的35.3%;来自高职院校的文章有37篇,占论文总数的24.2%(见表3)。
(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 如表4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5位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专题系列栏目以及“职教管理”“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教师与学生”“质量与评价”“课程与教学”等7个栏目中。总体来看,这些栏目所包含的文章共145篇,占论文总数的95%。其中专题系列栏目和“职教管理”的文章最多,分别有38篇和25篇,各占到总数的25%和16%。 (六)基金项目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所转载的153篇论文中,受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的有31篇,约占总数的20.3%;受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的有53篇,约占总数的34.6%;受其他科研项目资助和无基金项目的有69篇,约占总数的45.1%(如图2所示)。
图2 论文基金项目来源情况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153篇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78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约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51%;采用统计法的有23篇,约占总数的15%;采用文献法的有15篇,约占总数的9.8%;采用比较法和调查法的各有13篇,分别约占总数8.5%;采用个案法的有11篇,约占总数的7.2%(见图3)。
图3 各种研究方法的数量比较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承前启后的新时代。有学者从立足于职业教育两大根本性问题破解的新起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向“类型”的蜕变、科学人才观基础上的技术技能从业者地位从“工人”跃升为“人才”,提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智能化、互联化、定制化“三化交融”掀起了重大变革,我国职业教育必须正视六大痛点:单一供给与多元需求的矛盾、完善体系与构建框架之间的纠葛、面向不确定的职业世界、聚资专项投入与标准规范建设面临的困顿、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路径依赖缺失、课堂教学变革甚微、学生的改革获得感低(匡瑛,第十二期)。也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定位要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个层面获取自信上的定力,要在人才观、专业观、道德观等方面加强理论研究,获得实践成果,积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要以“特”前行,以“法”支撑,以“智”彰显,推动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加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李伟,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