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1987年7月4日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成立,到现在整整十年了。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视和关怀下,在中宣部、广电部的直接领导下,十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唱响主旋律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是: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文件,回顾10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的成就,总结和交流创作的成功经验,提高对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繁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回顾历史 硕果累累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文革”结束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揭露林彪、“四人帮”的罪行,表达人民的心声,在当时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1979年摄制了《报童》、《曙光》等影片,以后又陆续推出了《陈毅市长》、《南昌起义》、《梅岭星火》、《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四渡赤水》等影片。八十年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也开始繁荣。从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如《秋白之死》、描写毛泽东送儿子毛岸英参加志愿军去朝鲜的电视剧《父亲》、描写毛泽东回韶山的电视剧《故园行》以及《周总理的一天》、《朱德》、《李大钊》等,标志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从无到有,数量逐渐增多。亿万群众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崇敬、热爱和怀念之情观看这些影视作品,当时只要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的艺术形象一出现,便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无不为之激动。随着时代的前进,群众对已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感到不满足,希望我们的作品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希望领袖人物塑造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感人。为了通过影视艺术更好地对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国情、近代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了明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的创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艺术质量。1985年2月7日,中央书记处提出了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1.为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再现历史真实,在反映革命题材的作品中,用文艺形式塑造当时领导人的形象,原则上是允许的。2.严格把握历史的真实,不要拔高。为慎重起见,凡出现我党领导人形象的电影、电视剧,在公演之前,一律须经中央领导同志审查。3.建国以后的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般不要以文艺的形式表现。4.以各种文艺形式出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律讲普通话,不宜用方言。在组织领导方面,由中宣部提出,经中央书记处批准,1987年7月4日成立了以丁峤同志为组长、徐怀中同志为副组长,包括党史、军史、文献和影视方面专家共10人组成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从此,这方面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创作进入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的新阶段。1992年,领导小组在北京远望楼召开了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会议,认真总结五年来的创作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历经十年,由于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1996年8月,中宣部、广电部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调整、充实后的新一届“领导小组”由广电部副部长杨伟光同志任组长;广电部副部长赵实、中宣部文艺局局长(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原总政文化部部长徐怀中同志任副组长,原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同志任常委副组长。成员由10人扩大为22人,仍由研究党史、军史、文献和影视方面的专家组成。日常工作原则上由电影和电视两个分组进行操作,电影组由赵实、徐怀中、滕进贤同志负责,电视组由杨伟光、李准同志负责。“领导小组”的调整、充实,成员人数的增加,充分表现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并寄予新的更高的期望。 十年来“领导小组”全体同志遵循中央的指示精神,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合作,优势互补,为繁荣和发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一届“领导小组”成员多年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审阅剧本,查实史料,既指出剧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格把关,又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热情扶植创作。他们还主动深入剧组抓二度创作,帮助编导修改加工,提高作品质量。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许多同志也参与了剧本审查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对提高剧本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取得很大成就,方向对,路子正,出了作品,出了人才。据统计,十年来“领导小组”共审查通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剧本45部69集,已摄制完成或即将完成的有25部40集,正在摄制或筹拍的有3部5集。共审查通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本123部1006集,已录制完成的有89部570集。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大部分都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魅力,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斗争,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斗争和重大历史事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反映。它们不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而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多样的视角,时代的高度,对历史有新的开掘、认识和发现,从而使作品既有认识价值,能引人思考,给人教育和启迪,成为昨天与今天的对话,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又给人以审美享受。十年来,较为成功地塑造出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宋庆龄等几十位领袖人物形象。既表现他们的丰功伟绩,又努力揭示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他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但都焕发出伟人丰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实践,对影视队伍也是很好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十年来涌现出一批思想好、业务精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编剧、导演、演员等优秀人才。他们不怕难度大,周期长,不怕拍摄条件艰苦,不计名利报酬,以满腔的热情和庄严的使命感,努力实践,勇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在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斗争、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可以说,正是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浇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这朵艺术花园中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