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电影生产主力军的电影制片厂由于资金困境,很难为电影提供拍摄资金。那么,中国电影究竟由谁来投资? 一 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电影生产的主力军,但他们却陷入经济困境,很难为电影提供拍摄资金。中国电影每年产量100多部,而电影制作成本又在逐年增长,去年国产片的总投资为12900万元,这样一笔庞大的资金究竟由谁来投?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影拍摄主要靠国家支持的电影专项资金、社会资金和部分省市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 1996年召开的长沙电影会议,曾为拓宽电影资金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将每张电影票提取5分钱变为提取票房收入的5%;从电视广告及分帐影片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国家对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影片给予专项补助;继续免征电影制片厂销售拷贝的增值税;1996年,中国电影公司积极落实进口片收入补贴国产片的政策,向国产片直接提供资金3000万元。 电影局局长刘建中曾在1996年6月召开的全国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上说,5年来,国家专项资金共收缴1.13亿元,国家用这笔钱支持了约60部重点故事片的摄制。《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秋收起义》、《井冈山》、《孔繁森》、《凤凰琴》、《蒋筑英》等影片就是靠电影局提供的电影专项资金支持拍摄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去年曾获电影局投资600万元人民币,各厂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电影局电影专项资金的支持。 社会资金涉足电影制片业,极大地缓解了制片厂的资金困境。1995年1月,广电部颁发了《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文件规定,任何社会法人组织只要在一部影片中的投资额达到70%以上便可与制片厂署名“联合摄制”,这一规定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拍片的积极性。以前,企业投资拍片,出了钱卖了力担了风险,却只能做“幕后英雄”。而从此以后就可以走到台前。 文件颁布后,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洋影业有限公司、北京保安集团影视有限公司、北京新纪元电影发展公司、大道影业公司、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杭州华港实业发展公司、长城影视、先科、南洋等单位纷纷投资电影制片,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的影片《红樱桃》、《兰陵王》、《秦颂》、《白粉妹》等正是由于强大的社会资金做后盾才得以产生。这些单位的“触电”,增加了电影制片业的拍摄资金,为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199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曾吸收社会资金两个多亿,创纪录地投拍影片30余部。 1995年颁布的《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也使得一大批一直未得承认的省级电影制片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影片出品权,全国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不再仅仅是原来的16家电影制片厂。此举调动了省办厂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这些省政府的经费支持。山东厂、浙江厂、山西厂、安徽厂等分别投拍了《孔繁森》、《信访办主任》、《刘胡兰》、《徽商情缘》等影片。 二 这些资金的投入,无疑为电影制片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十分有利于电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可问题是,现在这笔资金已经越来越难筹措了。 电影专项资金对国产片的生产极为有利,但毕竟杯水车薪。电影制片厂大量的拍摄资金还要靠社会资金的注入。 就社会资金而言,其流动方向必定是哪里赚钱就流到哪里。如果这部分资金投入电影之后,能够得到理想的资金回报,那么,影片的再生产资金是不用发愁的,必然会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电影业。可现在的问题是,在现有条件下,投资中国电影很难得到理想的资金回报率,这使得投资方的再次“触电”变得十分谨慎。对北京电影制片厂来说,1995年前来厂里投资拍片者门庭若市的景象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他们最大的难题是眼下还有谁来投资拍片。 大洋影业有限公司曾投资4000万元拍摄电影《秦颂》,该公司董事长陈志滔曾在媒体上发表过这样的说法:如果《秦颂》亏了本,大洋公司就投资其他项目,赚了钱,再来投拍国产片。我们无从考察《秦颂》到底是赔钱还是赚钱,用该公司有关人士发表在媒体上的话说是不会亏得太多,盈利的幅度也不会太大。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没有看到或听到有关该公司投资下一部影片的消息。而许多准备投资拍摄电影的企业也因为怕赔钱而推迟了电影拍摄计划,或把钱投向别的赚钱的行业,比如投拍电视剧。据悉,中国华诚文化传播公司原准备投资拍摄电影《校庆》,现在已经推迟了拍摄计划。 造成投资者改弦易辙的另一个原因是影片从完成到面世的周期太长。影片完成后,不能及时发行,影片积压时间太长,不能及时与观众见面,投资回收不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人对电影的兴趣。 投资者撤资的第三个原因源于制片厂部分创作人员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有的导演拍出的影片质量太差,受到电影局的批评,很长时间得不到通过。而导演却将原因归于投资太少,无法保证质量。另外,有的摄制组人员滥用投资方的钱,他们通过种种办法加大制片成本,哄骗投资方,其实有相当一部分钱都流入了自己腰包。这也使得部分投资方对这部分人失去信任,影响了他们对电影的再投入。 中国电影的这种现状使得投资电影者越来越少。目前很多电影制片厂产量急剧下降便是影片拍摄资金减少的最好例证。 要解决中国电影拍摄资金匮乏的最好办法便是使投拍中国电影赚钱。只要这一点能够保证,前往电影制片厂的投资拍片者一定还会门庭若市。而电影制片厂也就能够用影片的票房收入来保证电影的再生产,增强自身造血机制,也能使电影走向良性循环轨道。不过,这决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质量的影片,需要一个规范、有序的电影市场,需要全体电影人的共同努力。而最需要的是,对观众的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