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艺术的尴尬处境 “我们从来没要想到艺术会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简·亚历山大讲。“艺术家应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躲进象牙之塔,不行!随大流,搞些庸俗的东西,也不行!”这也许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但当前艺术的处境确实值得讨论。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从时间来说是20世纪即将向下一个世纪转折的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来讲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从科学与技术来看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从人类文明发展来分析是几千年来的努力达到的高峰。在这样的情境和形势下,很多传统的观念与理论——不仅仅在文化艺术领域中,都面临着挑战,然而一些所谓新的观念或理论观点由于缺少实践的检验,一时也很难树立起来,大多数人从感觉方式到思维逻辑都出现了混乱,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得轻松些”,“别太累了”等混世观念变成流行的东西——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这种观念已经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当然,同对所有事物一样,对目前这种形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乐观的认为,第二次大战后长期存在的冷战政治对立已经结束,代之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整个世界来讲经济形势是本世纪来最好的阶段;科学技术的飞越发展(特别是电脑与通讯技术)为人类将带来更大的繁荣。人类不会毁灭,人类文明也不会沦亡,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文学与艺术将会更向前发展,只不过会有些变化。 悲观的看法则截然不同。很多人指出,目前人类正在感受到本世纪来的最强烈,最痛苦的生存苦闷,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正受到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又难确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环境,生活与生存的方式,但也动摇与摧毁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精神。目前最为流行的价值观,多倾向于经济和功利上面。传统的对英雄的崇拜已被“谁能赚钱谁是老大”所替代,这就是目前国内所谓大款与大腕的产生,以及对他们的崇拜。在西方,不但艺术,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为拜物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等所控制。结果,一切都是为了盈利。因此,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文明已面临崩毁。 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艺术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仅在于娱乐——为大众提供趣悦于感官的娱乐。对多数人来说,传统的艺术概念象衡量艺术美的概念,如崇高美,悲壮,道德理想等,都是太难接受的东西——谁都想活得轻松一些。这些人由于数量多而被视为大众。他们对艺术的要求并不高,仅在于娱乐——能帮助逃避生活的痛苦经验,能提供一时的感官的快乐欢娱,能发泄心中的不满与苦闷等。当代生活节奏的改变,也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要求。因此趣味性,新奇性,富有刺激性——特别是感官刺激,通俗性,为第一;然后是要简短,节奏快,大量生产而且价廉等。由于大众传播的普及,特别是电视的大量普及——在美国电视的覆盖率已经达到地区的95%,一方面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的需求量大大地增加——目前,美国电视剧节目每年生产的数量是60年代时期每年生产数量的6到7倍左右,电影录像带的每年生产数量是70年代每年的10倍;从而使得艺术的商业化更为加剧。新的行业“娱乐业”出现,且就业人数很多。另一方面,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廉价的,平庸的甚至于低级下流的作品蜂拥而出。人们,包括一些艺术家们,不再追求著作的长久价值——很少有人再对自己的作品能否流芳千古与流传百世感兴趣;也不再追求艺术作品的严肃性;更注意的是时间速度——谁先发表谁赚钱,这样很多文艺作品出现了“双包案”。 从艺术与人们的关系来看,可以讲是更为密切,她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可再仔细看看,艺术不过是生活中的点缀,是人们忙碌空余中的消遣与娱乐。因此最为流行的是通俗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电视的大型演唱会(Show),30-60分钟长短的电视连续剧,“卡通”(Cartoon)(指报刊上的通俗漫画),通俗小说(简装的小本),各种各样的杂志等等;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录音带,录像带,CD盘大量生产使得更多的作品/艺术商品涌现。取悦大众,通俗,价廉,成批大量生产,迅速上市,是这些作品的特点,因此,不单从电影来讲,整个艺术都在向工业化与商业化转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求艺术家再像贝多芬、莎士比亚、曹雪芹、或鲁迅那样创作,恐怕是很难的。同时艺术家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很难再承担教育、宣传、政治的责任了。从大多数艺术家来讲,经济状况是不佳的,当然除了少数的“星级”之外。在以经济为衡量一切的主要标准的西方世界中,艺术家的“价值”自然不会很高。何况,训练一个艺术家需要很长的时间与教育。比如,教育训练一个好电脑技师大约用三年时光,而培养一个好画家则需要5至7年,一个好音乐家则更难一些。另一方面,正如一些学者们指出,由于教育的偏见,年轻一代中有才华的多被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商业金融与经济等专业所吸引。早在30年前,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就惊呼:“莎士比亚、但丁、歌德、席勒、雨果、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属以前的世纪。巴赫、贝多芬、瓦格纳与勃拉姆斯也都是以前世纪的人物。拉斐尔和伦勃朗更是如此。同前几个世纪相比就是同19世纪的伟大的创造天才们相比较,20世纪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之中,都没有产生一位天才。我们生活在一个艺术矮化的时代。”(见索罗金:《时代的危机》)。当然索罗金的话有些过激,我们不能同意;但比较起来,第一流的艺术家是越来越少,而庸庸之辈自称艺术家的却越来越多。 伴随着这种变化,在文化艺术中一种新的说法或“主义”而诞生出世。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我们不妨从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现象与理论观点来分析当代电影艺术,(请允许我继续使用“艺术”这个词)特别是她的性质特点。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电影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在7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股文化艺术潮流。从时间上讲,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研究者们强调1968年的西方学生运动而带来的文化现象:嬉皮士,性解放,反文化,乃至极左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等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大动乱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后期的反抗与厌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后现代主义强调“集体”,“大众”,的作用;从而侧重于“共同性”,“通俗性”;因此忽略或干脆否认“个性”和“特殊性”。这样从理论上讲,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很大的差异。后现代主义不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反对一些现代派艺术家自豪地“为艺术而艺术”。后现代主义一方面发展了西方现代哲学上的“存在主义”,但又不同于法国的“存在主义”观点。照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代人的存在条件取决于当代社会的结构——即当代工业化,都市化的庞大的,严密的社会结构组织。在这个社会结构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利害是互相关联。这样所谓的“社团性格”要强于个性。西方的现代教育就是以培养社团性格为宗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