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各类艺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本文选择多种题材、样式,并产生较大反响的电视剧佳作,比较研究,论述电视剧创作如何加强文学意识、提高文学品位的课题。 关键词 电视剧 创作 文学意识 文学品位 中图法分类号 1207.352 各类艺术,既各具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审美特性,又具有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也是彼此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文学性、文学品位,对电视艺术至关重要。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任何优秀电视剧的问世,首先得力于一个(部)优秀电视文学剧本,包括新创作的或据其它艺术样式改编的。为此,现在一些有眼力的剧组主创者,投拍前者先邀请文学、影视专家和有代表性的观众对电视剧文本悉心“会诊”,提出富有创见的修改建议。此种先“磨”剧本的创意,与电视剧摄制毕、播映前后召开座谈会、招待会的惯例相比,少了一点张扬,却多了一番出精品的诚意,能将遗憾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二,作为综合艺术,电视剧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和技术过程,具有无限答案量的艺术杂交体,有待编、导、演、摄、美、录、化、服、道各方人马精诚团结,二度创作,力求将逼真的运动的综合艺术形象活现在荧屏上。这其间,都离不开文学特征、文学品位的渗透。电视剧美学与文学美学是息息相通的。 这篇断想,意在从自己设定的视角,结合对多种题材、样式的电视剧的比较研究,漫谈作为当代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即电视剧创作,如何加强文学意识、提高文学品位的课题。 一 要说电视剧在中国的巨大收视率乃至轰动效应,不能不谈《渴望》。 现在大家再提到《渴望》,都会谈及它的不成熟,内中的不少疏漏。有些论者认为该剧文化层次不高,对当时那么多人争相观看,感到不理解,却忘了当年他们自己也曾经是《渴望》的热心观众。 “《渴望》 热”的掀起,同它是中国首部长篇室内剧不无关系,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国首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敌营18年》就没有一炮打响,播映当时就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批评。《渴望》走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它一反过去精英文化居高临下、板着面孔教育人的格局,着意在通俗化、可视性、娱乐性方面下功夫;它“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生活气息浓郁;它紧紧沿着“丢孩子、检孩子、养孩子、找孩子、还孩子”的情节链,巧设悬念,引人入胜,等等。 任何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人和事,终究都有时、空的局限,都是要“事过境迁”的。因此,举凡得人心之作,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牵引不同经历、职业和文化层次的读者、观众的情思,激起他们的共鸣,恐怕不仅仅是作品中故事本身的衍变、结局,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艺术家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各式人等的心灵撞击所构筑成的艺术世界,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人生。《渴望》讲的是家务事、儿女情,一无花花哨哨、冲冲杀杀的东西,它以十年浩劫、十年改革为底色,选择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观众对真善美的“渴望”热点,虚构出一个14名不同身份和性格色彩的人物之间恩恩怨怨的故事,紧扣一个“情”字,作酣畅淋漓的开掘,集中展示大背景下各种人物的心态,社会关系的变迁,伦理观念的冲突,由此触发了观众由衷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它还充分发挥“室内电视剧”的优势,从中国章回小说、说书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比较舒缓的内在节奏和生活流的叙述方式,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每集有几朵小浪花,每集结尾设置悬念,既让你欲罢不能,又不使你精神疲劳。如此,编导演和观众之间,就好比漫步在生活征途上的知心伴侣,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 《渴望》就是这样,在当时以独有的姿质和方式,大开亿万观念的视界,给他们某种全新的感受和欣喜,填补了我国室内剧的空白,尽管它确确实实同时留下了“第一部”的不少遗憾。 多少年过去了,荧屏上的那个《人间指南》编辑部里演出的一出出短剧,耐人寻味,至今难以忘怀:《谁主沉浮》、《侵权之争》、《水淹七军》、《小保姆》、《一朝权在手》、《无中生有》、《歌星双双》、《甜蜜的腐蚀》、《吃不消》、《寻子记》、《谁是谁非》、《胖子的烦恼》、《有人好办事》、《人民帮人民一把》……这些都是直接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每个话题独立成章,由6位各有个性、善解人意、热心忙碌的编辑贯穿全剧始终。 《渴望》是让人哭的,《编辑部的故事》则是让人笑的。都说悲剧难写,其实,写喜剧又何尝容易?从新中国诞生以来戏剧创作的实践来看,成功的喜剧屈指可数,有关论著举来举去,也就是那么几部,有的还很难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喜剧的特点是寓庄于谐,是以夸张的手法对社会弊端或落后事物加以讽刺,或对美好事物加以褒奖,从而引起人们发笑的一种戏剧。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喜剧冲突的特点;或是弱小的正面力量在喜剧冲突中最终占了上风;或是喜剧矛盾的对立面以自己的言行撕去了一本正经的装束,露出内在的空虚。 系列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设计的6个人物,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编辑李冬宝和戈玲,机灵、热心、多情,工作上配合互补,不时出点洋相;还有两位老编辑,都50来岁了,男的刘书良,消极地接受历次运动的教训,谨小慎微,无大作为。女的牛大姐,干部家属,热衷于当好“哨兵”,把刊物办成“阵地”,“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中年编辑余德利,能干,有时出出歪点子,创收有术。他的名言是“金钱不是万能的,而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自然,还少不了一位起粘合、把关作用的陈主编……用编导自己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文化人里头的糙人儿,糙人儿里头有文化的”,他们的日常工作关联着人间方方面面,他们的思想感情融汇着普通群众喜怒哀乐。每出戏,主要不靠形体动作的夸张,不靠打打闹闹,着意于展示各具个性的人物关系的细微纠葛和性格冲撞,语言机智,出彩,时代感强,富有生活情趣,许多地方能从容地触动观众的笑神经,发出轻松、乐观的笑,表示着对否定对象的善意的揶揄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犹如一面别具风情的“哈哈镜”。尽管各集的质量并不平衡,有的地方,耍贫嘴、调侃的水分还是多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