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电影不甚景气,甚至面临低谷。说到底是电影市场精品太少的缘故。这几年,虽然也出现过一些优秀影片,但毕竟无法在电影市场上形成强烈的冲击波。或问:是不是当今人们不喜欢看电影了?其实不然。君不见,1995年引进十大巨片,不是曾一度使往日有些萧条的电影市场一下子充满活力了吗?许多电影院门前不是出现了人头攒动、门庭若市的壮观情景吗?这足以表明,人们对电影仍然有热情,关键是要有好影片。观众呼唤电影精品!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一些老电影艺术家,直到现在还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留下很深的印象呢?不正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些闪光的电影精品吗?现在电影界正在实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九五五○工程”,力争在“九五”期间拍出50部电影精品来,此举足以让热爱电影的广大观众深感振奋。 一 什么是电影精品呢?尽管美国电影理论家爱德华·默里说过:“要概括地说明什么东西构成伟大的影片或是什么东西构成经典影片,并非易事。”[①]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对电影精品的内涵作一些简括的说明。 我以为,电影精品不是我们一般所泛指的好影片,而应是指电影中的经典之作。我们说,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含着双重价值取向:一方面,它必须以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震撼力影响观众,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电影作为一项企业,它必须依靠商品(影片)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此,它必须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以,我认为,电影精品其价值功能,应是这样的一种理想形态的呈现,即: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有机地共存于一部影片中。换言之,所谓电影精品,应该是“三性”(即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和谐统一之作。对此,我觉得有必要指出以下几点。 其一,在一部精品电影中,“三性”不能偏废。如果只片面追求思想性,认为有了思想性,就一好百好,这是一种不懂艺术规律的无知见解。艺术实践表明,只片面追求思想性的影片,是不可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也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如果片面追求艺术性,这样的作品至多属于一种沙龙文化,其创造的艺术形象肯定是苍白无力的。如果片面追求观赏性,这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创作态度,其作品也必将被人民群众所唾弃。只有将“三性”高度和谐地统一在一部影片中,该影片才能成为传世之作。 其二,“三性”统一,要力求三方面都达到大致相同的高度。当然,要这样做,是困难的,是电影创作的高境界。从百年世界电影史来看,这三方面齐头并进统一在一部作品里是少数,但正是这些少数影片,成为世界电影的经典之作。以中国电影创作为例,象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60年代的《林家铺子》等影片,难能可贵地做到“三性”共存并齐头并进。但多数影片(即使是一些较好的影片),往往只能突出、侧重“三性”中的某一个或某两个方面。我们不妨作点回顾: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间的电影,以强调教育功能为主,影片中的思想性较为突出;新时期(尤其是1983年以后)的电影,则在继续重视教育功能的同时,突出了艺术功能,特别是一些青年导演,把影片的艺术功能发挥到我国90年电影史上空前的地步;随后,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文化生产与消费多元化格局形成,从1987年开始,电影的娱乐功能在被冷淡、弱化了多年以后,又被重新提出,并一度被人认为应当放在“主体”的地位上。可见,由于不同时期电影创作的观念不同,对“三性”中的某一方面予以孤立地作片面性的强调,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方面都达到大致同等高度的电影精品少,也就不奇怪了。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所以,为了创造电影精品,我们是否应作如下的努力:凡是拍摄娱乐性比较强的影片,要多注意思想道德上的教化作用,克服负面的消极影响;凡是拍摄艺术性强的影片,特别是在艺术上进行新探索的影片,则要注意摆正自己的坐标——我们的影片首先是拍给中国广大观众看的;凡是拍摄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则切忌直奔主题,要力求提高艺术性、观赏性。 其三,衡量一部影片是不是精品,不能以是否获国际电影节大奖为主要准尺。诚然,我们的电影倘能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自是好事,但是,如果电影主创者眼睛只关注着去夺国际电影节大奖,以至把它当作创作的最终目标,而不管影片是不是受国内观众的的欢迎,终不足取。我以为,我们拍电影,首先是并且主要是拍给国内近12亿人看的。我们倘能拍出“三性”高度完美统一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影片,却无缘在国际上得什么奖,也无需抱撼。其实,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未必都是精品,没有获奖的影片未必就不是精品。众所周知,奥斯卡金像奖是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奖项之一,然而其评选的内幕很复杂,整个评选活动有如竞选,利润在其间起决定作用,一些导演、演员之间相互勾心斗角,其评奖实难做到艺术上的公正。比如被世界电影界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公民凯恩》,便由于影片无情地描述了美国报纸大王赫斯特的发迹史而受到极不公正的压制,尽管在参加奥斯卡电影节时获得了提名,并得到不少选票,但最后夺魁的却只是以场面壮丽取胜的《青山翠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获奥斯卡奖看得太神圣。其实,我们的电影创作要走向世界,首先要饮誉国内电影市场。著名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说得好,一部影片只有保持本国特色,才能获得国际的成功。由此我想,我们的影片倘能成为具有本国特色的精品,不论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与否,都能在世界电影之林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有可能处于世界电影的领先地位。 其四,电影精品应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获得历史的承认。世界电影100周年,中国电影90周年,创造出了多少“银色之梦”、“铁盒女神”,但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说,经过历史长河的无情冲刷,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或昨日黄花;只有少数精品,能超越时空,具有历史穿透力和艺术生命力。它们像金珠一样,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下来,成为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所以,我们致力创造的电影精品,其艺术生命力应是永恒的。 二 怎样创造电影精品呢?显然,这是牵涉到许多方面的一个大问题,既可以从宏观方面谈,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谈。在一篇文章里对这个问题作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这里仅就几个问题谈一点想法。 1.电影主创者要树立精品意识 电影作者(特别是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录音等有关人员)必须有一个高的艺术目标,这种高的艺术目标,应是精品意识。只有在艺术上有高追求,才有可能有高制作。抗日题材影片《飞虎队》,能否称得上是精品,尚需时间的考验,但该片导演的精品意识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导演王冀邢在拍该片时,曾立下军功状:誓要把影片拍成一部艺术精品,拍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道游击队英勇打击日寇的英雄业绩。我以为,电影主创者的这种精品意识来自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影视艺术日益商业化、世俗化的今天,一些艺术家能力求用良知创作精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就更显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