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1-0005-05 自古以来,学校即是传播和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人类文化正是借助于教育活动内化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经过人的认识系统、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价值系统的综合评价选择和再创造而为人所理解、接受和认同,进而保存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1]。职业院校通过选择、加工、传递、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年轻一代所理解和掌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体现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是维系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也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基础。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教育的力量越来越受重视,非物质遗产传承活动逐渐进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标志着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完善,各省相继在职业院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设立了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本校特点,积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引进学校,探索了各种类型的传承方式,非遗传承活动越来越活跃。 二、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能的多样化 (一)以文化育人为导向,深度传播非遗文化 职业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非遗传播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年轻一代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 首先,部分学校采取开设非遗选修课的形式引进非遗,这种形式对于学校的资源设备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开设起来较方便也很受欢迎。非遗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有关非遗项目的历史,深入了解当下非遗的状况,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传承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形成一定的非遗传承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心中保护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得到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中。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西泠学堂开设了中国篆刻、中国书法、艺术品鉴赏三门课程作为学院艺术类选修课;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则根据地域特色,开设了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五常十八般武艺以及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三门极具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 其次,创办非遗学习传播社团。作为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组织,社团相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社团活动围绕非遗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学术交流、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知识展览、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请进学校,为学生们现场展示和讲解所掌握的绝活绝技,又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传承人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实地了解该项非遗发展的现状。青年人通过特色社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学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二)设置非遗相关专业,培养非遗传承的专业人员 “文化的延续光通过物质化的形式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理解和懂得使用这些物质载体的人,那么这些物质就成为死物,既无认识的价值,也无使用的价值。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就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生命。[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最大困局就是后继乏人。职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目的和使命,与其他传承方式相比,在非遗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保存、传递、更新、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职业院校通过设置与非遗项目相关的专业,经过学校的系统教学和训练,学生毕业后便可以直接从事相应行业工作,成为非遗传承的专业人员,从而能有效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业人群,如浙江省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石雕专业、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青瓷专业、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硖石灯彩专业、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酒酿造专业等。只要我们拥有了造物思想和技艺的人,形成一条有机发展的脉络,就能够把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代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