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简称《瓦尔特》,下文同)与《桥》这两部南斯拉夫影片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令人惊叹不已。它们是“文革”结束后引起轰动的两部外国影片,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它们不仅获得了巨大成功,更成为很多中国人关于这一历史时段的重要文化记忆。它们在中国首映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仍有许多喜爱者,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两部影片在中国观众眼中堪称经典。而饰演这两部影片主角的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Bata
)的一次访谈实录,或许很好地解释了这两部影片与中国电影观众的特殊关系: 记者:“您的瓦尔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被遗忘,只有瓦尔特仍然留下。国内外都如此。中国人与瓦尔特打成一片。1999年,当北约空军轰炸南斯拉夫的时候,中国电视台采访了我。这一采访在中国播放之后,这一电视台的记者跟我说,成百上千的中国人跟电视台的总部取得联系,他们都想要来塞尔维亚‘保护瓦尔特’。不过,他们不知道,瓦尔特其实是个波黑人。”① 本文将探讨《瓦尔特》和《桥》在中国首映的二十多年之后,为何仍然有成百上千的中国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瓦尔特”。为解答这一“谜题”,本文试以“内外结合”的研究方法,重新解读这两部影片与“新时期”中国的关系;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别样的视角”照亮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即本文处理的文本和历史,代表着相互弥补的两重维度,亦即将对相关历史的描述和探究作为文本解读的主要参考对象,但同时文本也是我们进入历史的有效路径,它从想象/叙述的层面上展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再者,本文将这两个文本与中国50-70年代文艺代表作品进行比较,试图探究它们在文化政治想象层面所呈现的同与异,或者说研究它们如何在截然不同的象征系统之下,处理极为相似的文艺主题。对于在不同社会语境中产生的文本进行的比较,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我们普遍理解的文艺比较研究,因为它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去凸显文本的差异性,而且也力求阐释一个“中国问题”——如何理解在70年代末期的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在70年代末期的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两个“非本土”文本重新进行分析和考察,力图从别样的视角去接近这一“历史时刻”。此处,批评视角的“别样”特征除了体现在讨论对象的特殊性(即两个“非本土”文本),也与讨论对象所带来的历史维度息息相关。这也就是说,通过将两个“非本土”文本带入到有关“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的讨论当中,本文探讨的问题范围从中国“内部”转向中国与世界(尤其共产主义阵营)的关系上。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海报 一、《瓦尔特》与《桥》在中国的接受情况 《瓦尔特》与《桥》这两部电影,通常被视为1960年代末期南斯拉夫电影界“红色潮流”的代表作品。两片从主题和风格、演员阵容、公映时间等多方面来看,都极为相似:电影类型为动作片、谍战片;取材于“反法西斯斗争”;出品于波斯纳电影制片公司(Bosnia Films);哈路丁·克尔瓦瓦茨(Hajrudin Krvavac)担任导演;演员列表大体一致。克尔瓦瓦茨所执导的电影,在当时的南斯拉夫大受欢迎,其中《瓦尔特》和《桥》的成就尤为突出,引发世界广泛关注,在包括阿富汗、尼加拉瓜、东亚等距离南斯拉夫较远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公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部电影好似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明信片”,对其国际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两片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1973年,《瓦尔特》和《桥》被引入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对其进行译制,潘耀华、安天庆和周如雁担任翻译,凌子风和马尔路担任译制导演。通过对照这两部影片的原版和中译版,我们可以发现:中译本对原版的情节和台词基本未做删节或改动,与原版内容基本一致。偶有对个别台词进行改编,主要是为了适应中文表达的逻辑和习惯,使剧情人物看上去更加自然。版本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回顾两片在中国的公映经过,却也实在有些曲折和漫长。1973年,配音翻译工作完成时,这两部电影就被划为“内参片”。一直到1977年8月,“文革”结束后,两片才在中国首次上映。如何理解这两部影片从翻译到公映的这一段经历,对于阐释它们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起着关键作用。因为这一曲折的过程,内在于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处境及其文化政治逻辑之中。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两部影片的接受情况纳入关于中国“文革”的主流叙述当中加以简单的阐释,认为在政治、社会、文化的“十年浩劫”中,中国电影界处于“空白”的阶段,进而沿着该叙述逻辑对其接受的特殊背景盖棺定论。尽管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电影的主流叙述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历史事实”,这一历史时期中外电影的公映确实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空间和范围相当狭窄,但是如果简单复制这一历史叙述,我们将会遗漏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从而导致难以对本文的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讨。其实,“文革”初期中国电影界的封闭状态,在后来几年的历程中逐渐“解冻”。自1970年以来,越来越多50-60年代的中国影片和外国电影恢复发行,并在全国各地放映。同时,“文革”期间所划分出来的大量“内参片”,也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渠道在社会上传播。虽然此时期观看“内参片”,可视作“某种特权性的例行文化活动”、一种少数人享有的“特权”,不过其流传范围并没有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么狭窄。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