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9)03-0198-11 虽然生态是渊源有自的观念,生态问题也是古已有之的矛盾,但直至20世纪下半叶,生态保护才逐渐成为世人的共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的原因未必是人们到此时变得格外自觉、勇于担当,而是由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现象已经变得触目惊心,以至于有识者产生了大难当头、不警惕不行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幻电影当仁不让地将生态保护作为自己的主题,努力唤醒观众的生态意识,引导人们对生态伦理加以思考。如果将生态电影当成与科幻电影平行的类型片的话,那么,二者的相互渗透产生了生态科幻电影。 一、生态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生态是相对于生物而言的。顾名思义,所谓“生态”是指生存状态,既包括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又包括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后者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兴起之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古代汉语中,“生态”一词兼有显露美好姿态(动词)、生动的意态(名词)等含义,因此,人们至今仍然以“生态”来定义美好的事物。在英语中,“生态”(Ecology)在词源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处所或栖息地的oιkos。如今,“生态”一词的使用范围已经超出生物学领域,通过与生物类比的方式扩展到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健康、良性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机制的角度把握其要旨,将“生态”理解为有机体通过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1.自然定位(生态与自然发展)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天地没有主观意志,因此没有包括“仁”在内的各种伦理属性。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那样,没有什么同情或怜爱之心。由此看来,自然意义上的生态仅仅是某种无差等的存在。所谓“自然生态”至少包含了三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指自然界本身的属性,亦即非人为、非人道的性质;二是指自然界所固有的各种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三是指自然界充满生机的理想状态。上述三种解释中,第二种最为复杂。它在宏观意义上相对于天体而言,指生物与所在星球、星云、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以至于宇宙网的关系(这些天体可能进行旋转、变轨、吞噬、相撞、撕裂、收缩、膨胀、爆炸、坍塌等运动);在微观意义上相对于群落而言,指生物与居住在同个地区的其他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的关系。这些生物的个体组成种群,不同种群之间可能形成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关系。天体运动对于群落关系具备决定性影响,群落关系则是天体运动达成主观映射的基本条件。天体与群落之间的互动通过气象、物候、地壳运动等中介进行,这些中介相当于中观意义上的自然生态。通常所说的“自然界”是上述三者的总称。它构成了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科幻视野中的自然生态具备陌生化的特点。它通过想象使人们超越自己所熟悉的周边环境,接触到日食导致的冰河期、太阳耀斑造成地球分裂为旱涝两块、海洋干涸致使全球沙漠化等虚拟条件,以此为背景考察生态(特别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在天体的意义上,美国《星际迷航2:可汗怒吼》(Star TrekⅡ:The Wrath of Khan,1982)描写鲸鱼座CA5星因附近CA6星爆炸导致轨道转移、生态破坏。在群落的意义上,美国《巨石怪》(The Monolith Monsters,1957)描写来自流星的岩石见水而长,威胁到西北沙漠各种生物的生存。在中观的意义上,美国《洪水》(Deluge,1933)描绘自然灾害席卷全球,地震袭击太平洋沿岸,导致可怕的海啸。在逃难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面临重组。日本《日本沉没》(Japan Sinks,2006)设想地层运动将导致列岛在1年内沉没,政府只能将百姓疏散到其他国家。美国《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揭示土地沙漠化,空气含氧量逐渐减少,危及人类呼吸系统。 科幻电影不仅描写自然界各种变动对于人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描写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特别是人类不当活动引发的生态灾难。例如,在日本《哥斯拉》(Gojira,1954)中,200万年前侏罗纪时代留下的恐龙原来与世无争地生活于海底,后受到核爆影响而变异为对人类有攻击性的可怕怪兽。美国《魔兔之夜》(Night of the Lepus,1972)设想变种兔子因为天敌土狼被人清除而过度繁殖,造成灾害。美国《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1995)描写人类焚烧各种燃料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冰在21世纪融化,海水淹没大陆,人类幸存者只好栖身漂流的浮岛。根据美国《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的构思,温室效应导致极冰融化,淡水流入海洋,中止海洋暖流,使全球进入第二次冰河期。科幻电影的上述描写事出有因。例如,1954年3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海域的比基尼岛试爆氢弹,导致日本远洋鳍鱼船第五福龙丸的船员遭受辐射而丧生。这是哥斯拉系列影片产生的背景因素之一。 2.社会定位(生态与社会发展) 社会意义上的生态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社会生态”至少包含以下可能的解释:一是着眼于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重点在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其外延和自然生态有交叉之处;二是着眼于人作为群居动物的社会性,指人类社会内部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人的社会行为;三是着眼于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指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中,第一种社会生态可能展示为太空探索、太空移民、太空定居等想象;第二种社会生态可能展示为太空国家、太空监狱、异星战场等想象;第三种社会生态可能展示为星球开发、星际和平、宇宙和谐等想象。上述想象可能相互交织,并且通过换位而衍生为有关人类以外的各种生物的叙事。例如,美国《外太空来的僵尸》(Zombies of the Stratosphere,1952)对火星人面临的生态危机加以描绘。与自然生态相类似,对于社会生态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