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坐在电影院里所看到的电影,与120多年前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咖啡馆里放映的电影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时的电影是一种黑白的、无声的、每秒还不到24格的活动影像,今天在影院中呈现的电影却是一种彩色的、循环立体声的、每秒甚至可以达到2000格的影像奇观。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如果没有科技的翅膀,电影无法实现其百年腾飞的梦想。从这种意义上讲,电影离不开科技的鼎力支撑,电影的历史,就是科学技术推助电影升华、不断递进和演变的历史,也是科技驱使电影飞速前进的历史。 科技不应是把电影变丑的理由 然而,科技在助推电影迅猛发展的时代,除了为电影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视觉奇观和票房神话之外,还为电影带来了什么呢?2018年,一部名为《毒液》的集惊悚、恐怖、科幻于一身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电影市场上大行其道,它不仅为电影公司带来巨额利润,还将一种残忍到令人作呕的杀人场面植入到这个世纪电影观众的集体记忆之中。这部影片中一系列的恐怖血腥杀戮的场面,几乎都是借助最新的数字技术来完成。包括中国的玄幻、神怪类的影片,其中烈火对人体的吞噬、魔法对生命的催化等,无一不是借助于数字技术的高妙手法来呈现的。这就像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月亮自有其光亮、明媚的一面,同时也留下其背后荒芜、寒冷的阴影一样。过去,在工业污染席卷美国的时候,有识之士曾经嘲讽“人类找了个最好的理由把自然变丑”①。现在,人类通过数字技术是不是又找到了把电影变丑的最好理由呢?科技对电影的这种负面影响在其诞生百余年后,难道不应当得到客观、公正的认知吗? 尼尔·波兹曼说得对,“一种新技术并不是什么东西的增减损益,它改变一切。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套制度,这些制度的组织结构反映了该技术所促进的世界观,因此,每当一种新技术向一种旧技术发起攻击时,围绕旧技术的制度就受到威胁。制度受威胁时,文化就处在危险之中”②。就算我们现在还不至于为一种文化的危险而忧虑,最起码,文化在这种新的技术面前处于挑战之中。其实,比这种技术的挑战更危险的倒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这种极端崇拜的理论形式就是科学主义。在科学主义者看来,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产生的一切问题、包括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问题,最终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也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解决。这就将科学推向了一种绝对的境地。这种论点现在看来不仅会使原本科学的学说变成类似于宗教的迷狂,而且还有可能使人类葬身于科技至上的深渊。 电影与科技的结盟使前者走上的是一条不断逼近现实的“渐进”之路。在传统电影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对影像的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有必要将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正向力量,与它在满足各种商业意图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区别对待;将驱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改变人类审美世界的科技变术分开讨论。尽管就是在一部电影中,我们往往很难将科技的效果人为地划分为正负两面,不过,对科技支撑下电影所呈现的丑陋影像还是应该进行必要的甄别。 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回过头来看一看急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电影历史留下的灰暗痕迹?看看科技在电影的艺术肌体中是否注入了某种诱人的“毒液”。当年电影被科技席卷(声音进入电影)的时候,德国的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曾经发出过捍卫电影艺术纯洁性的呼喊。他当年对于无声电影美学品质的坚守,长时间以来被人们视为电影美学保守主义的言论。然而,我们回到当年的历史就会发现,爱因汉姆对于电影影像本体论的捍卫,事实证明是一种远见卓识。因为,声音对影像的切人曾经为电影的世界带来了令人厌恶的“声灾”。银幕上声嘶力竭地叫喊,震耳欲聋的爆炸,还有混杂在银幕中各种各样的噪音,给一个曾经是静默的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喧闹。当然,它也带来了美轮美奂的音乐,与自然界的鸟语蜂喧……声音的进入毕竟改变了电影沉默的历史,电影在向大自然的真实世界渐进之中,声音这个曾经被隔绝的客观元素,终于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嵌入”到电影的银幕上,并且永远不会再离它而去。在这种意义上讲,爱因汉姆成了电影美学史上的一位悲剧英雄——他代表人类向一个曾经美妙的无声世界唱出了一曲悲壮挽歌。 电影艺术的疆界曾经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开拓的,而电影美学的建树却很少是因为科技的驱动才实现。艺术的创造有时甚至是在技术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进行的。有许多历史事实可以证明,有限的技术条件甚至还是激发艺术家审美创造的外在条件。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当时所处的历史境遇,只能在边远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和潇湘电影制片厂组建青年电影摄制组,在科技条件上他们远远达不到一般的常规电影的水平。他们的创作可以说是历尽艰辛,然而却创造出开宗立派的电影杰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喋血黑谷》都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包括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张元,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妈妈》是一部黑白电影。还有贾樟柯,他早期的电影创作可以说是在科学技术条件非常窘迫的时刻进行的,他在北京电影洗印厂冲洗影片的药水是其他影片用剩下的。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贾樟柯的电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国际电影奖台。我们在此并不是说科技越落后电影的艺术越发展,而是在说科学技术对电影艺术的推进不能被绝对化,不能用一种技术决定论的立场来判断整个世界电影史。在此,科技毕竟仅是一种服务于电影的工具,决定电影进步与发展的必定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合力所致。单一的科技力量只能够为电影带来前进的动力,并不能包揽电影历史前进的全部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