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小农经济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一度彻底改造了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分田到户改革,让中国农业又重新回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家庭生产模式。经过四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分化,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崛起,然而小农户仍然大量存在。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小农户”的问题,把“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那么,今天的小农户与历史上的小农户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在现代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小农户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临怎样的结构性困境?小农户如何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 一、党的十九大对“小农户”的新表述具有划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小农的批判广为人知。马克思把法国农民比作“一袋马铃薯”,相互隔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农民的愚昧。小农的生产方式“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1]872-873在政治上,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小农因而被认为是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2]。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选择了集体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时期,集体化农业成为改革的对象,但吊诡的是,改革时代的主流话语借用了以往社会主义实践对小农的批判,继续污名化小农,认为小农是非理性的,低效率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3]提出,“封闭而低效的传统农业部门拥有大量的隐性失业,只要提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就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在刘易斯看来,传统农业中的隐性失业者应该从农村解放出来到城市中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显然脱胎于此。而这背后是一套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逻辑。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严峻的“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发日益激烈的争论。其中,如何对待小农户,再次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问题,主流舆论对小农的污名化有增无减。许多学者[4-6]认为,包产到户改革的红利已经释放殆尽,中国小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太小、生产效率不高,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学习美国经验,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用大农场取代小农户。 理论界对于小农的污名化,直接影响到国家有关农业政策的制定,导致农业政策明显有“去小农化”的倾向。包产到户改革不久,国家政策就开始鼓励农业生产向专业户集中。1982年一号文件充分肯定了农业专业户、饲养能手、种植能手和各类能工巧匠①。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为土地向专业大户流转打开一个口子。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得到政府和学界的青睐。国家寄希望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带动小农户进入市场。2001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论断,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此后,国家农业政策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增种粮补贴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大小农户不仅不能公平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被当作改造的对象,受到各种歧视和排挤。 21世纪以来,凭借资本、技术、市场等竞争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16年底,全国家庭农场达到87.7万户,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亩左右;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超过41万个,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带动畜禽饲养数量占全国的2/3以上;其中各类龙头企业达到12.9万家,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7]。尽管如此,“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的小规模家庭农业仍然大量存在,表现出很强的坚韧性。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2亿多农户中,经营耕地面积1~4.9亩的农户占全部农户总数的50.89%。此后,虽然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但小农户依然是主体。根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农户近2.6亿户,占农户总数的97%左右,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2%左右,户均耕地面积5亩左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