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传统封闭细碎的小农经营体系已然不能适应现代开放的经济市场需求,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地细碎化带来的“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问题,也亟需在实践中找到可行答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被列入了政策制定的必备选项。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后,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要科学论断。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制度构建的要求,都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实践和探索指明了方向。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纵观我国农村近四十年的改革历程,其中的一条重要主线,就是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和调整。作为农业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农业经营体系泛指在一定的农村经营制度框架下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是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和,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宏观环境密切联系。新形势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把握改革背景和要求。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49-1958年:农户土地私有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旨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农村土地归农民私有,由农民自主经营。到1952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其后,广大农民又自发发展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合作社等互助合作组织,初步形成了以1亿多农户为主体、700多万个互助合作组织为补充的农业经营体系。这一农户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合作生产的农业经营方式,适合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后期推进农业合作向高级社发展中,由于要求过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 2.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下的农业经营体系 1958年,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到10月底,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后经多次调整,1962年以后,绝大多数人民公社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形成了7万多个人民公社、60多万个生产大队、500多万个生产队的农业经营体系,其基本特征是计划生产,统购统销。人民公社体制更容易实现使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动员和控制更容易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但这一集中统一、集体经营的方式彻底否定了农民家庭作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位,大大超越了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大的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束缚。期间虽然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有过调整,但是没有触及到人民公社的实质。 3.1978-2002年: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改革人民公社制度,推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底,绝大多数地方人民公社体制已经解体,普遍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了2亿多承包农户搞生产,国营、集体企业办加工、搞购销的农业经营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始成长发育。这一时期,双层经营体制赋予了广大承包农户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丰富了符合国情且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经营体制,大大促进了当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2002年以来:城乡一体化下的农业经营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连续下发了16个关于促进“三农”事业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加速流转,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元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现雏形。这一时期,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加快流动,配置效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构建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成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着新的压力和调整,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结构性下降。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2.82亿农村劳动力转向了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农业劳动力中老年人和妇女成为主力。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较低,妇女既要忙农活,又要照顾家庭孩子,很难有精力与体力学习使用新技术。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业经营粗放和农地撂荒现象出现,规模经营主体难以吸引人才和培育后备人才,先进科技推广受到了限制,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受到挑战。 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传统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依赖资源要素的大量投入,但是要素投入不经济,资源消耗过大。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5,全国农民户均耕地仅为7.5亩、平均5.7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占用、耕地减少不可避免,水土资源紧缺矛盾将更加凸显,而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农业生产目标由过去仅仅追求产量向追求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除了承担传统的食品供给等经济功能外,还要不断拓展其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多重功能,现代农业发展亟需进一步优化集聚资源要素,突破资源环境约束这一瓶颈。此外,在全球农业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面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业布局和资本渗透,我国以传统小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应对能力明显不足,产业安全受到一定影响,现代农业发展亟需新的定位和突破,农业整体竞争力亟待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