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4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如何通过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商业模式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目前以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质量发展与大数据时代不期而遇。大数据将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大数据已成为一种新的资源,是“未来社会的石油”,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为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供了新工具。 大数据经历了“软件开发——科学研究——商业应用——国家战略——社会生活”等五个动态发展阶段。1966年,摩尔定律提出,晶体管技术改进,大数据的物理基础形成;1989年兴起的数据挖掘技术,让大数据产生“大价值”;2004年出现的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数据生成器,是大数据的雏形[1]。2008年9月,《Nature》杂志发表专栏论文,第一次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提出大数据概念。此后,国外对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增多。Howe等对大数据在具体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讨[2]。McAfee等梳理了大数据的起源与发展历程[3]。Sejnowski等研究了大数据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4]。Krumholz对大数据在医疗中的应用展开深度研究[5]。Zikopoulos和Eaton则专注于对大数据技术的探索[6]。国内学者如杨绎[7]、韩芳芳[8]、王新才[9]等对大数据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大数据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展开了讨论,何大安依据即将到来的“数据与数据对话”[10],构建了一个创新微观经济学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而朱海就则提出了不尽一致的观点,认为数据本身不能告诉人们未来应该做什么[11]。也有研究探讨了大数据对社会治理[12]、宏观调控[13]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较早地开始研究大数据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然而关于大数据对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那么,充斥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角落的大数据究竟如何影响了高质量发展,其理论机理和实践基础是什么?如何设计配套政策,推动大数据实现大发展,使其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意义所在。 遵循“理论机理——实践基础——政策选择”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从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等角度阐述了大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而从大数据技术进步、大数据产业发展以及大数据战略制定等层面考察了大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基础,最后从发展数字经济、夯实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倡大数据文化、完善大数据融资等方面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大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取向是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和形成新模式,大数据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为新动能、新产业和新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以“宏观——中观——微观”为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见图1)。宏观层面,从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激发创新效率和提高宏观调控效率等角度,揭示大数据对效率改进的重要作用;中观层面,从改变产业关联关系、促进产业融合和催生大数据产业等视角,阐释大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微观层面,从颠覆思维模式、改变管理模式、改造运营模式等方面,分析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路径。
图1 大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图 (一)大数据在宏观层面通过提升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提升了生产要素组合效率。竞争是企业的动力,而效率是企业的生命。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追求高效率要求企业具备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物流、服务等价值链环节能够做到及时反馈、迅速行动,这一切离不开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的生产要素组合及要素地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生产要素格局重新整合。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改变了传统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将人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最少的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显著提升了生产要素组合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新要素动能。 大数据激发了创新效率。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往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为引领,发展“三新经济”①,不断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14]。创新效率既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合作效率,也取决于子系统的内部效率,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其成败的关键所在。大数据为创新效率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它以数据流为基础,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人才流有效整合,并与互联网、云计算等行业深度融合,对社会分工协作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纳入大数据平台的物流、计算机行业,其就业人口和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创新效率也更高。 大数据提高了宏观调控效率。供需错配、产能过剩以及经济结构的低端锁定严重阻碍了高质量发展。资源错配使资源过多地配置到供大于求的行业,造成产能过剩,而供不应求的行业则会因为缺少资源而造成供给不足。经济结构的低端锁定造成中低端、高端产品供给不平衡,前者往往过剩,后者一般不足。面对供需错配、产能过剩等市场失灵问题,政府一般会启动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决策的科学性依赖于政府掌握数据的“数量”和“价值”。大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的“数量”和“价值”问题,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基于强大的数据支撑,政府可以站在更加普遍和长远的立场上统筹协调各经济部门的科学比例,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基于海量的数据分析,市场可以通过价值规律在短期和局部范围内自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政府则可以借助大数据进行整体性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决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