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73年的定义,短期高等教育是指“具有强烈职业因素,一般在高等教育的非大学领域实施的持续时间比较短的中学后教育”[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认为短期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第1级,整个教育体系的第5级[2]。在不同国家,短期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不同,如美国为社区学院,日本为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法国为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班,英国为多科技术学院,德国为高等专业学院。按照上述标准,短期高等教育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 短期高等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开始在发达国家得到大规模发展。这一时期正处于各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阶段,也是各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剧烈变革的节点,短期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大规模发展,又发挥了怎样的价值,是一个重要课题。从现实来看,我国正着力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同时新一轮技术革命也在极大改变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从发达国家短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获得借鉴。 一、发达国家短期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 短期高等教育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初级学院运动”。1892年,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率先在芝加哥大学开展了将4年制大学划为两个阶段的改革实践,其中一、二年级称作“初级学院”,三、四年级称作“高级学院”。初级学院模式为众多小规模的4年制学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这类院校在转型为初级学院之后,经济负担大幅度降低,集中精力进行一、二年级的教学,从而向大学输送高质量生源,也为社会造就了更多的实用人才。受此影响,一大批初级学院经由不同方式陆续设立,截至1939年,美国已有575所初级学院,在校生规模约15万人[3]。哈珀坚信这种新的教育类型将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生活的法则与个人生活法则相类似,在学院发展方面,我们可以相信‘适者生存’。那些变化了的以及新建的迎合当代需要的初级学院,将会生存下去并且繁荣起来”[4]。事实的确如此,此后初级学院逐渐为社会所承认和接纳,并在“二战”以后逐渐转型为社区学院,成为美国对世界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美国的初级学院是世界范围内短期高等教育的最早实践,为其他发达国家短期高等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参照。“二战”之后,西方主要国家迎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期,短期高等教育也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高等教育舞台之上。自“二战”结束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仅仅经过20多年的时间,短期高等教育就已经成长为一种得到普遍接受、具有独特功能定位的高等教育类型,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在本国高等教育体系内确立了短期高等教育的地位,形成了由短期高等教育和传统大学构成的高等教育双元结构。 “二战”之后短期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二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陆续出现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浪潮,面对急剧攀升的入学压力,各国原有高等院校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难以应对,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各国普遍认识到,“要承担起当代社会不断赋予的新的多样化职能,对中等后(教育)体系进行重大结构改革至关重要”[1],必须为更多的迫切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民众开辟新的入学渠道。短期高等教育这类新式高等教育的出现由此成为必然。其次,“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到经济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这一轮经济腾飞是伴随着新兴科技的广泛采用和新能源的大力开发而出现的,由此也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经济发展对就业人口的受教育层次、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新式人才,特别是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职能应该由哪类机构承担?显然,仅仅依靠原有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是远远不够的,“中等教育略显不足,而大学教育又高高在上”[1],各国由此产生了发展一种介于中等教育和传统大学之间的新式教育机构的需要。 受上述因素的共同驱动,“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普遍兴起了发展“非大学院校”(non-university institutions)的热潮。此类机构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但又不同于传统大学。两者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入学标准、修业年限、专业导向、课程结构等诸多方面,其中尤以修业年限的区别最为明显。由于修业年限一般为2~3年,普遍短于传统的4年制大学,因此学术界逐渐将此类机构命名为“短期院校”(Short-Cycle Institutions,SCIs)或“短期高等教育”(Short-Cycle Higher Education,SCHE)[5]。 基于不同的教育传统和现实需要,“二战”之后西方各国逐渐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短期高等教育体系。此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各国短期高等教育又进行了持续的自我更新,其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在美国,原有的初级学院转型为社区学院;在日本,1950年首设短期大学,1962年设立高等专门学校,进而逐渐形成了由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专门学校(1976年设立)构成的短期高等教育体系;在英国,最初承担短期高等教育功能的技术学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等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多科技术学院,到21世纪初短期高等教育又以基础学位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各类院校;在法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出现了高级技术员班和大学技术学院;在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高等专业学院(以往通称为“高等专科学校”),到20世纪末逐渐转型为应用科技大学;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很多欧洲国家,区别于传统大学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也在20世纪后半期得到了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