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8)12-0012-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肇始于改革开放后。学界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有些学者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变迁。[1-3]有些学者以重大政策事件为节点,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及未来政策走向。[4]阐释了政策演进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从合法性建构、制度建设、权威价值引导三方面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5]有些学者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招生政策、就业政策、中高职衔接政策、人才培养模式政策等形成了研究热点。[6]有些学者借助相关理论分析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如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观点,阐述了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原理,探讨了职业教育观念在职业教育制度变迁中的作用。[7]以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分析了高职招生改革。[8]以新制度主义的三个制度流派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但分析不够深入。[9]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对高职教育的定位仍不明确,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但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尚未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企业脱节现象仍严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为什么呈现比较强的路径依赖?其动机机制究竟在哪里?发展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演进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本文以制度本身为核心分析变量,借助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从宏大的历史视域审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建立、持续和变革进程,尝试合理阐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全貌,以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二、理论基础:历史制度主义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点 历史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从中观的制度层面入手,对政策和政策过程进行重新诠释。历史制度主义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历史制度主义倾向于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来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制度分析的核心即制度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同时用“算计途径”和“文化途径”两种途径来具体阐明制度与行动的相互关系。第二,强调制度的运作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历史制度主义尤其关注制度在各社会集团间不平等地分配权力的方式,倾向于强调某些集团的失利和其他集团的胜出,历史制度主义假设制度会给某些个人或社团组织进入决策程序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个人或社团。第三,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强调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历史制度主义强调“路径依赖”现象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四,强调把制度分析和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其他影响因素整合起来进行研究。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不是产生政治结果的唯一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与观念分布也是应重点考虑的因素,特别关注制度与观念信仰间的相互关系。[10] (二)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历史制度主义把制度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以历史为基础,其分析范式主要体现在它的结构观和历史观。结构观上,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影响制度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从制度、利益与观念之间的结构性互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才是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真谛所在。[11]历史观上,历史制度主义注重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来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强调政治生活中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并试图放大历史视角来找出影响事件进程的结构性因素关系和历史性因果关系。[12]历史制度主义的变迁理论主要由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两大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外部冲击,而制度稳定的机制是内生性的,相应地,关键节点的产生是外生的,路径依赖的过程则是内生的。[13]因此,历史制度主义形成结构分析范式和历史分析范式,建立了一种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 一是制度的宏观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影响制度背后的深层结构,将重大而起着决定作用的背景概念化,以解释制度的生成和演变。宏观结构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决定着制度的形成机制和变迁方向,其中制度、利益与观念是关键变量。 二是制度的路径依赖分析。路径依赖是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广义的路径依赖认为,在时间中早前一刻发生了什么,将影响后来一刻的事件次序的可能结果。狭义的路径依赖认为,一旦某一国家或地区开始步入某条轨道,逆转的成本非常高昂。[14]历史制度主义将路径依赖概念运用到制度分析中,当一套制度规则被确立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和退出成本的增大导致回报递增。路径依赖的核心机制是自我强化机制,回报递增将使现有制度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它使制度趋于沿着固定轨道一直演化下去,从而形成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现象,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障碍因素。 三是制度的动力机制分析。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变迁过程总体上被分为制度存续的“正常时期”和制度断裂的“关键性枝节点时期”。诺思认为,绝大多数的制度变迁都是渐进的,即渐进性变迁。[15]如果制度保持(相对)稳定的话,我们应该如何去解释政策变迁?历史制度主义者凯瑟琳·西伦、斯温·斯坦默提出了制度动力的四个显著来源。[16]近年来,凯瑟林·西伦对渐进式制度变迁议题继续做了深入的研究,她与詹姆斯·马霍尼进一步提出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并提出了四种制度变迁模式:替代(Displacement)、层叠(Layering)、漂移(Drift)、转换(Conversion)。[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