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本事”原指本真或真实的事迹。《汉书·艺文志》载:“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1](P1715)唐代孟启作《本事诗》,所记四十多则,多为唐诗“本事”,虽非唐人亲历亲闻并有转抄附会之说,却也保存不少唐代诗人逸事。 在叙事艺术领域,“本事”指文艺作品所依据的故事情节,也指专为介绍而用文字扼要叙述的小说、戏剧或影视作品的基本故事内容。20世纪以来,寿鹏飞著《红楼梦本事辨证》(1927)[2],便列举《红楼梦》研究中出现的“皆影当时名伶”“记金陵张侯家事”“刺和珅而作”“记清世祖董鄂妃故事”与“作者曹雪芹自述生平”等近十种关于“红楼梦本事”的不同观点,并进行考释辨证,应在探讨“本事”的第一层面即小说所依据的故事情节;赵景深编《宋元戏文本事》(1934)[3],则偏向于探讨“本事”的另一层面,即专为介绍而用文字扼要叙述的戏剧作品的基本故事内容。书“序”有言:“这一本小书的目的是想把已佚的宋元戏文辑录出来,作为研读中国文学的一个参考;为了恐怕专载佚文太枯燥,断简残篇凑在一起也令人有丈二金刚之感,于是也附一点本事,把残文贯穿起来,使得读者看这一本书不像是模仿古董,而像是在读几篇很有趣味的短篇小说。”将戏文本事与短篇小说联系起来,也是颇有跨媒介转换的叙事意味。 在中国电影史上,对“本事”的使用、理解和阐释,既接续上述中国叙事传统,又受到电影叙事本身以及欧美相关文体的影响。从20世纪初至195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外电影在技术、艺术与美学以及类型、文化与工业等方面的嬗变,在跟影片介绍、说明(书)、字幕以及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电影剧本等相关文体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西文电影里的Story或Synopsis概念进行转译生发,电影本事在文学与电影之间展开颇有成效的跨媒介运作,呈现出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学/电影叙事风格,形成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景观,并以此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与中国电影史交流互动的双重视域。 一、“电影本事”的文学史与电影史阐释 在文学史与电影史的双重视域里,对“电影本事”的关注,最早源自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1963),但也陷入特定时代不可超越的认知误区[4]。鉴于中国电影初创时期大量影片文本的缺失状况,在分析和讨论“脱胎于没落期文明戏的若干短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在电影方面的反映:《阎瑞生》《海誓》和《红粉骷髅》”以及“鸳鸯蝴蝶派文人渗入电影创作”等方面的问题时,《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基本采信了文明戏幕表制的“大致情节”与鸳蝴派小说家的“剧本”或“改编剧本”,并依照影片本事的“内容”及其“思想倾向”,对上述这些电影现象给予了严厉的批判。①
现在看来,登载于各种报刊和影院说明书上的“影片本事”,跟银幕上放映的影片文本之间,虽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却也往往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反差。对照《劳工之爱情》(1922)、《风雨之夜》(1925)与《盘丝洞》(1927)等“影片本事”与现存的影片文本,当可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针对这种经过文体互渗与跨媒介运作的“电影本事”的阐释,显然既不能依据已有的文学史和戏剧史观念,也不应该左右相关的电影史叙述。 在这方面,周晓明的《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1985)有所改进[5]。该著从孕育、发展和生成的历史维度,依次考察“影片本事”“分幕故事”和“影片字幕”与“电影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将“电影本事”和“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电影剧本”等新兴的“文学样式”,第一次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电影史亦即“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的范畴。陈荒煤所作之“序”,也将该著认定为“中国电影界第一次出版的一部电影文学史”,证明了电影文学的确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虽然关注了“影片本事与电影文学因素的孕育”以及“复述影片的本事与电影化叙述方式”等问题,却是将影片本事、分幕故事和影片字幕跟电影剧本、电影故事和电影小说进行了分别讨论;而在历史和逻辑的双重层面,都将影片本事、分幕故事和影片字幕等,隔离于包括电影剧本、电影故事和电影小说等在内的“电影文学”之外。实际上,从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分析,电影本事虽然先于电影剧本,但跟电影故事同源,并与电影小说自始至终地保持并行甚至相互取代②;而从中国电影的逻辑层面考察,“电影本事”跟电影故事和电影小说相比,并不必然缺乏更多的“电影文学”因素,因而也应被当作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电影本事”在文学史和电影史上的地位,显然还应得到更加全面的探究与深入的阐发。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的《中国无声电影剧本》(1996)[6],便将影片本事与说明书、故事梗概、剧情(说明)、字幕和剧本等,全部当作“电影剧本”予以收录。按该书“内容提要”和“编选说明”所示,《中国无声电影剧本》记录了作为电影创作基础之一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电影的拓荒期,由“稚拙”而“成熟”的发展历程,收入1913年至1936年间“中国各类无声电影剧本及本事(即说明书)485部(集)”,并附有“有关影片剧照28幅”,是一套三卷本的“大型剧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