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历经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已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其内在的主体意识、美学风格、民族特质已在学术研究中渐渐显影。不同的历史时期,很多学者尝试对其进行概念、描摹与阐释。从最初的朦胧摸索到当下的渐成规模,“中国电影学派”终于浮出历史的水面,成为中国电影最具标签化与认同感的概念。 对“中国电影学派”概念的追问和探索,是试图寻找一种更为准确的独特性表达,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学术界给予中国电影不断更新不断深入的话语阐释。中国电影有其特殊的生长方式,用“中国电影学派”对其进行概括,不仅仅是对其风格的笼统概括,同时也是对“中国电影”这一中国文化与艺术共同体的界定和规约,回望着过去、诉说着现在,同时也遥望着未来。这个追问和探索的过程,不管对于中国电影本体风格的合理化、明晰化,还是对于与外域电影风格的异质化、区分化,对中国电影研究来说都弥足珍贵。 一、中国电影学派产生的历史梳理 学术界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探索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民族特色的轮廓描摹、美学传统的提炼分化、“中国电影学派”的首次显影与“中国电影学派”的本质阐发。 (一)民族特色的轮廓描摹 尽管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是最近的事,但如果将视野置于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来观察,便会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前关注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最异于他域的明显特质,是“中国”特性最明显的叙述方式。最早认识到不同国家的电影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是在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已认识到电影描摹社会形态,呈现不同国家的民族特色。梁云谷认为:“电影乃近代科学的产物,它能把社会形态,绘影绘声的描写出来,成为大众的恩物。”[1]李椿森认为:电影“暴露一个民族的固有民族特性,也发扬一个民族的固有民族特性。它要负起唤起民族意识,激励民族生命的使命,创造民族的新生机,企求民族的生存进化”[2]4-9。相较于中国电影,西洋的民族电影似乎更注重于展示自身的民族特色。李椿森对不同国家影片所展现的民族特性做出了归纳:“以电影风浓郁的美国言,我们在电影里可以找他们所表现的民族特性都是蒙上好奇的、法治的、实际的、自由的、博爱的,黄金的,宗教精神的框子;法国的,都是蒙上伟大的、创造的、组织的、秩序的、信仰的、忍耐的,反抗的,彻底的实际的,责任的,军国思想的框子;日本的,都是蒙上感情热烈的、秩序的、奋斗的、踏实的、模仿的、急起直追的、狭隘的、保守的、生活简单化的框子。”他同样也批判道:“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国家,也往往喜欢描写异民族的丑恶而自骄自满,用强有力的穿插来侮辱异族。”[2]6-9这是中国电影学术界对于中国电影风格最初的轮廓描摹,已初步认识到中国电影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潜藏在社会形态与民族意识中。 (二)美学传统的提炼分化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探讨专属于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专注研究电影美学的林年同先生指出:“中国电影是有特点的。中国电影并不是西方电影学派的某一个分支。电影,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它是外来的,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媒介,我们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视之为外来的。”[3]14-17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林年同总结出了专属于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且认为在3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影片。“郑君里从图画的手卷形式吸收过来的,与移动摄影结合起来的动态连续镜头布局法,使中国电影在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以蒙太奇美学作基础,以单镜头美学做表现手段的传统,很巧妙地和中国古典艺术的创作理论结合起来了。”[4]100-107蒙太奇——单镜头美学这样的提炼精确地定义了中国电影独有的镜头表达,而90年代的陈炎生对中国电影类型的划分则从另一个方面对中国电影整体特性进行了明晰化概述。1993年,陈炎生就发现了中国电影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观众的不同的内在审美需要为原则,将当时的中国电影划分为五大类:商业娱乐片、伦理情感片、艺术探索片、艺术幻想片以及传记史诗片。同时他还认为这五大类流派电影同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欣赏水平,商业娱乐片体现了初级水平,伦理情感片、艺术幻想片、传记史诗片体现了审美中等欣赏水平,艺术探索片体现了审美高层欣赏水平。尽管所体现的欣赏水平有差异,但是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等重要,共同构成了一个电影文化整体。[5]11美学传统的表达,亦或是类型上的划分,都是对中国电影特质认识的演进与深入。 (三)“中国电影学派”的首次彰显 建立在对中国电影经典价值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中国电影学派”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而这个概念首次被阐发是用于具有独特中国民族文化风格的电影类型——动画电影。2006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孟犁野研究员针对当时中国电影经典泛滥、贬值的现象,提出经典的标准核心“是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因为在多维的考察中,艺术元素与文化含量的多寡是具有决定性的”,经典作品的价值相对恒定,“它提出的是长期未解决的一些人生问题(如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欲望,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等),不会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化以至改朝换代而失去意义”。按照此标准,孟犁野研究员提出百年中国电影史中可列入经典的20部影片,并从确立中国电影学派这个角度论述了这些经典影片为此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他们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中国气派(自强不息的精神,悲欢离合的情节,将政治伦理化、人情化的叙事策略情景交融的影像风格等)是中国电影学派的代表作。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电影类型中,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特征最为明显,他们常常特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批具有明显中国传统美学风格的动画片,诸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牧笛》等。大部分学者是从“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概念为切入点,为其背景、影响、历史价值等方面都进行明确的学理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