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8)05-0032-08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培育高技能人才、支撑新时代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和参与全球产业竞争需求的保障。在国务院于2018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多样与专业素质具备的非职业技术师范性特点,注定了优质高职教师队伍的生成必须从关注职前培养向注重职后继续提升转变。由此也使得明确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应遵循何种逻辑以及专业发展需要何种支持机制成为全面探究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的基础性命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 1.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是指高职院校教师①在专业发展逻辑的引领下,通过各种专业持续发展机制的支持,促使其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从教素质等渐进性、持续性提升的过程,覆盖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全阶段(刘光然等,2013),且内涵具有发展动态性与时代性特征。而对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逻辑的厘定,首选需要明确高职院校教师“从何处来”以及这种“由来”为准高职院校教师开启新的职业生涯奠定了何种天然的基础,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探讨的起点。 通过考察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体系与来源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主体主要包括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即职技高师,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32所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的二级学院(如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统称为职技高师类院校(孙芳芳,2016)。承担以本科学历层次为主体的职教师资培养任务的职技高师类院校,在当前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认证标准、职教师资的专业标准缺乏的情况下(教育部,2012),往往通过自主设置课程、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等进行人才培养,而且其毕业生绝大多数未能到职业院校对口就业。在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日益呈现学历要求提高(见表)、工作经历要求突出的趋势下,非师范类的、缺少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的综合大学毕业生愈来愈多地进入高职院校从教。而面向职业教育领域以教师为目标的专业型教育硕士学位教育于2016年才开始招生②,面向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型教育博士学位设置仍然缺乏。
正是由于职技高师类院校在高职院校教师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许多理工科普通高等院校和从企业引进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获取的重要补充途径。高职院校多以专业对口情况、是否具备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等作为选拔依据,面向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理工科等非师范类专业的硕士、博士以及企业高技能人才进行师资招聘。而不同来源的群体,其职前培养阶段奠定的基础决定了各自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的不同。比如职技高师类院校的师范生往往具备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但专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普通高等学校非师范类的理工科毕业生往往在专业水平等方面可以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需求,但教育教学能力薄弱;来源于企业的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职业工作经历、优异的技能操作能力和了解企业发展生态,而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素养却较为缺乏(张建荣等,2010)。因此,师资来源多样化与素质差异化导致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总体特征。 2.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 基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对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预期归宿的探讨,不仅是确保“从何处来、向何处去”逻辑结构完整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为明确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终极目标为何而进行的学理思考。教师职业作为社会分工不断演进的产物,其内在社会属性的意蕴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履行观照与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变革所呈现出的客观现实要求的职责。由此也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终极目标的厘定需以产业发展衍生出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结构与素质特征为前提,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规范,通过将自身专业发展实践依托并渗透于培养先进产业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实践之中,促使自身职业院校教师核心能力——专业性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基于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对于现代产业发展样态与内部生产情景的熟知、实际生产过程中实践操作技能的具备以及对于技能形成过程与理论知识实践化应用过程的掌握,构成职业教师专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即成为“双师型”教师,扮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与企业职业实践“联结点”的角色。但这并不是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终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目标是超越“双师”,既是“双师”,又不是“双师”,需要进一步完成从在企业实践中掌握“如何做”(成为双师)上升到在职业院校环境中“如何教”(成为专业化的职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