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1]国际上通常把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超过10%和7%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据此推算,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化、快速化、不平衡、超前于现代化等特殊性,其影响和冲击更加显著。[2]近年来,老龄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作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提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本原则,部署了9项任务。健康老龄化成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战略。 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取决于老年人所处环境的各个方面能以整合的方式共同发生作用,如是否存在面向老龄人口的卫生系统、是否有长期照护系统、是否构建了关爱老年人的环境,以及是否存在评估、监测和认识水平等。而对于长期照护体系的需求,是当前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承担缺失长期照护体系的后果。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相伴而来的就是失能、失智或有严重失能、失智风险的老年人数量日渐增多,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数量日益增长。而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的长期照护责任还是以家庭为主,但家庭的功能正在弱化,社会服务市场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能与家庭非正式照护构成协调统一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3]10居家养老服务没有形成产业,规范性差,许多超出了老年人的购买力,而政府主导的福利机构覆盖面小,一床难求,机构照护供不应求,还远没有建立起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更缺乏独立完整的制度设计。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指导性政策和规划中,多项文件提及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与制度的构建,但与长期照护制度化的要求相去甚远。健康老龄化的实现,迫切需要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构建。 一、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义 “健康老龄化”最早出现于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在1990年哥本哈根世界老龄大会上,这一概念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全球性战略提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学术和政策领域。但是,对于“健康老龄化”的定义、组成内容、评估方法,在国际社会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尚未形成共识。[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定义,“健康老龄化”指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起作用的过程,其中,“功能发挥”指使个体能够按照自身观念和偏好来生活和行动的健康相关因素,它由个人内在能力与相关环境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内在能力”指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动用的全部身体机能和脑力的组合;“环境”包括组成个体生活背景的所有外界因素,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还包括建筑环境、人际关系、态度和价值观、卫生和社会政策、支持体系及服务。[5]28我国《“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出,健康老龄化,即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关于“健康老龄化”的理念,与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概念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要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健康老龄化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健康是人类日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我们的年龄、性别、社会经济条件或种族、宗教背景如何,健康始终被视为我们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产。而不良的健康状况导致我们无法工作或学习,不能履行责任或充分参与各项活动,甚至影响到人的尊严。与人口老龄化相伴的,是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产生很多潜在的生理变化,引起身体上广泛的功能损伤,患慢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残疾的风险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从工作岗位的退休以及社会地位和角色的改变,老年人还可能随着年龄增加出现心理变化。因此,完善的健康老龄化概念涵盖了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内容,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6]生活质量是一个跨领域、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主观或者客观、宏观或者微观层面加以界定,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和社会状况。[7]生活质量属于个人的主观认知,涉及到个人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综合因素,重在维持行动和精神的自主,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健康老龄化目标是使老年人在寿命延长的同时,能够使个人的“内在能力”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生活在处处依赖他人的状态之中。使老年人能保持身心健康,并能较好地拥有生活质量,才能达到《“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提出来的“延长预期健康寿命”的目的。 第二,健康老龄化立足于个人生命历程。生命历程指的是,“个体在一生中会不断扮演的社会规定的角色或事件,这些角色或事件是按年龄层级排列的”。[8]生命历程的研究视角关注个体生活、结构和社会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受社会变迁影响的一系列生活事件随时间推移在个体生活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和转换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个体以后生活的影响。[9]生命历程观点重视的不仅是个体在各个生命周期的阶段性转变,还包括其发展的轨迹,分析重点不仅仅是个人层面,更多的是社会的变化以及制度供给对个人生命各个阶段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对老龄问题的研究中,生命历程观点强调个人早期的社会经济背景、生活习惯、所经历的风险或得到的机会,以及与家庭、朋友的关系等,将持续影响老年人当前的生活状态。因此,应该认识到,老年人群体存在极大的异质性,维持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老龄化不能只将焦点聚集在老年期,而应通过制度与政策进行早期预防和介入。早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健康老龄化的相关方案时,即将生命历程观点视为是促进老龄人口健康与预防疾病的重要原则,并被纳入后续的各个相关方案之中。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发布的《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中,生命历程概念贯穿其中。从《“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健康老龄化”的定义来看,生命历程视角也被置于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