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题,如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渠道单一一直是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因此,如何盘活中小企业资金流活力一直都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新型金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凭借独特的运营模式,通过在借贷双方内部引入供应链金融言用评价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不仅突破了传统金融借贷模式的一系列弊端,也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而解决限制中小企业长久发展的融资难问题。[1]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供应链金融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并呈现出多种发展态势(见表1)。第一,供应链金融1.0阶段,仍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中心,属于线下“1+N”发展模式。在此阶段,传统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提供金融服务的唯一主体,“1”代表具有信用支持的核心企业,“N”代表供应链中上下游所有企业,商业银行通过将融资企业信用作支撑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其发展限制在于,整个供应链运营流程只能在线下进行,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对金融风险的把控主导权不在商业银行手中,故其发展规模也受到限制。[2]第二,供应链金融2.0阶段,“1+N”发展模式的升级形式,“四流”合一发展模式。其首次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之中,通过虚拟的互联网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到一起,实现“四流合一”。但由于供应链金融2.0模式无法完全实现金融信息共享,重要的金融信息与数据仍被企业所掌握。信息的缺乏导致整个供应链金融无法完全预测潜在金融风险,因而资金供给者难以对融资企业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3]第三,供应链金融3.0阶段,“N+1+N”平台发展模式。此阶段互联网技术与供应链金融高度融合,各产业链的参与主体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组建成平台,进而实现金融借贷“去中心化”的特征,“1”代表的是组建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N”代表的是上下游企业。[4]然而,中国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主,在面对当前经济降速、转型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长,而账款回收期时间不断延长,坏账风险概率显著提升,这对供应链金融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态势 1.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供应链金融是在实体金融交易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金融服务,其目的是帮助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更好地盘活流动资产,进而提高中小企业日常运作效率。与传统金融借贷业务相比,供应链金融具有借款条件宽泛、业务流程简化、资金监管成本低等优势,是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互联网+”战略不断深入实施,依靠互联网技术而发展的供应链金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新热点,尤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更是将供应链金融视为传统金融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拼图之一,同时也是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创新工具。[5] 早在2010年,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银行业已经陆续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见表2),并逐渐成为银行借贷领域增长最为迅速的业务。虽然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应收账款、商业票据、融资租赁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数据显示,国内工业产业的应收账款净额由2005年的3万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0.52万亿元,增长速率达到75.2%;企业间的商业汇票与融资租赁业务稳步增长,并在2014年分别首次达到20万亿元与3万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并且,根据前瞻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在世界经济发展速率放缓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将进一步上升,初步估计可达20万亿元。如果银行可以将这些应收账款的抵押品充分利用,将非常有利于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
2.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总体较小,风控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各供应链服务提供主体的运营实力、信息数据以及抗风险能力的不同,导致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信贷规模差异明显。《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市场放贷规模百亿以下的行业或企业具有稳定的获客渠道与成熟的业务模式,多为核心企业或者金融服务平台;市场放贷规模在百亿元以上或者超过500亿元的行业或企业多为传统商业银行或大型B2B电商平台,这是因为该类行业或者企业具有较强的现金流或具有强大的潜在客户信息。由于当前供应链金融还未完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化,因此大部分供应链金融企业的金融风控数据来源于企业自身系统,极少数企业使用第三方数据平台控制金融风险,数据来源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