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效率孰高孰低问题再次引发争论,“所有制”一词重新回归到国内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中[1]。实际上,一直以来,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误解、曲解一直存在,面对新型经济矛盾,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所带来的结构矛盾、产能过剩、收入差距过大等经济问题,许多人怀疑它是不是还能指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前进,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真经”,总想着“西天取经”,这是十分危险的。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恰逢其时地以共产主义的协同共享利他的理念,再次践行了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内涵,丰富了其时代表现。 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质疑,一方面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并存的现实矛盾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源于对宏观、抽象的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误读和误解。相反,西方所有制理论以产权理论为主要内容显得更容易理解,它从微观个人主义角度出发,强调经济人的利己本性基础,以交易成本为基本分析工具,认为产权关系是具有独立财产权的理性人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建立的契约关系,而特定契约关系的形成又是比较不同契约安排的交易成本的结果,产权理论认为是产权界定,直接决定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收入分配[2]。诚然,交易成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某些现象;但是,产权经济学夸大了交易成本的作用,认为是法权关系这一种契约现象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显然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规律,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从整个经济社会的整体出发,采用宏观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对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它认为产权关系的产生发展过程是由生产方式的内部运动决定的,而不是由交易方式的变化决定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交易成本的大小构成了产权关系发展变化的最终力量,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以生产为基础的,而西方产权理论以交易为基础[2],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从根本上回答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使得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显得科学、深刻和无可辩驳。 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科学性与其时代性不可分割,共享经济巧妙地利用了私有资源,以市场经济的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共产主义的协同共享,适用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并存的现实阶段。在理论上,共享经济使得马克思的社会公有理念落地生根,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形式上汲取产权理论的有益成分,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和配置资源,内涵上以促进大众使用、协同共享的利他主义为导向,与新时代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本文将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个人所有制、经济危机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角度出发,探索共享经济在新时代下逐步推动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公用、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缓解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阶段,并缓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内在机理。研究既丰富了对共享经济这一新动能的理论研究和机理探索,又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经济关系二元性实践中的具体内涵,对于厘清公有与私有经济的关系,促进私有经济社会公用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坚定改革信心,指导新经济形势下改革进一步深化攻坚。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 社会的性质,从经济上说,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3],生产资料所有制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基本范畴[4],所有制形式厘清了劳动与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在我国当前阶段同时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生产关系[5]的情境下,是决定我国经济体制形式和改革走向的根本所在。马克思所有制理论认为,在生产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将实现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重建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化解生产过剩问题,摆脱产品对生产者的控制,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一)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历经变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之前,普遍地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6]。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即只能由一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并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这样,生产本身就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在个人小生产阶段,劳动资料的占有者自己生产产品、占有产品,而在资本主义大生产阶段,劳动资料的占有者即资本家,继续占有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完全是别人劳动的产品,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社会化了,但却仍然服从于资本主义占有的形式。这一过程是所有制形式的第一次转变,从个人私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 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而具有的内在矛盾越来越显著,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6]661,使得资本主义危机呈现周期性爆发。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具有必然的资本属性,这种属性阻碍着生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不允许生产资料发挥作用,不允许工人劳动和生活”,“而生产力本身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性质”[6]665,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无论是向股份公司转变,还是向国家财产转变,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恩格斯认为,“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