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价格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但是也应该看到,迄今为止,价格改革的任务仍未完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推进价格改革的深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价格改革的历程和重要意义 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和突破口。由于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商品有效供给不足,经济运行体制亟待改革。但是,如何从纵横交织、盘根错节、坚固的计划经济体制找寻合适的突破口,既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又不会引起社会经济的动荡和混乱,是决策者面临的关键问题。实践中,财政、税收、金融、贸易以及企业治理体制等领域,都在探索对僵化体制的突破,但最终选择了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这不仅因为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带来的经验积累,①也源于价格形成机制的合理化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励生产和引导消费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初期,在缺乏相应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的情况下,老一辈经济学家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价格改革的指导理论,并不断推动改革的前进。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的价格体制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978—1984年:理论准备和小步探索阶段 最初,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有利于促进生产的理论价格。对如何建立理论价格体系的争论较为激烈,分歧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理论价格的基础只包括价值,还是也应该兼顾市场供求情况(平衡价格)和政府政策需求(目标价格);二是成本作为理论价格的组成部分,应该只包含劳动耗费和物化劳动耗费,还是也应该包括土地使用等资源要素的费用;三是盈利作为理论价格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盈利率、社会平均成本盈利率还是按照社会平均资金盈利率来确定盈利水平,工业品、消费品以及新产品的利润确定标准是否应该统一;四是价格与价值应该完全统一还是可以背离,如果可以背离,那么哪些商品可以背离,是高于价值还是低于价值,幅度应如何确定;五是如何处理稳定物价和调整物价的关系,稳定物价是冻结价格还是允许合理波动(王振之等,1982;王振之,1985)。 由于上述问题存在较为激烈的争论,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读也并不一致,所以价格改革工作的重点是调整价格,并以调整农产品、矿产品、食品和部分副食品、工业品和交通运输价格为主。当时,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还专门成立理论价格测算小组,分别对各种形式的理论价格进行测算,但由于测算结果难以在实践中运用而束之高阁。由于理论研究和调整价格的实践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计划时期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缺陷,使价格改革的进程受到影响。当时的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逐渐转向对价格形成机制的变革,同时将改革的范围从农产品价格逐步转向工业制成品和生产资料价格。 (二)1984—1990年:价格改革的起步阶段 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是整个价格改革工作的难点和重点。1984年9月的“莫干山会议”讨论中,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城市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并提出以下三种方案:一是在现有计划价格的基础上,按照供求关系、价格承受能力进行价格调整,确立合理比价关系(体系派);二是调放结合,国家培育市场的价格“双轨制”(体制派)(华生等,1988);三是放开价格由市场自由形成。其中前两种主张成为主流意见(王振霞,2014)。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有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至此价格改革开始从调整价格向逐步放开价格转变(王振之,1988)。 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以“价格双轨制”为重点的渐进改革目标。“价格双轨制”在激励生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确实促进了商品供给,但是也导致了市场秩序混乱和腐败等问题。为了快速完成价格改革,1988年曾一度出现急于求成的“价格闯关”,导致物价大幅上涨,随之不得不实行了三年调整。随后,决策部门也尝试通过“价税财联动”等方式继续深化改革,但这些尝试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工业品价格双轨导致的寻租、严重的通货膨胀、财政补贴负担重等问题,导致理论研究开始探讨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价格改革转向产权改革。 实际上,就此否定价格改革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价格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其难点就在于改革序列的内外配套,以及价格改革可能导致的经济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动荡(张卓元、边勇壮,1987)。价格改革的阻碍根源于当时劳动生产率低下、市场机制不健全,而不是价格改革本身的问题。通过要素市场改革,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杨圣明,1988;吴敬琏、刘吉瑞,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