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8)04-0005-07 一、问题的提出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问题并未像某些学者标榜的那样,已经成为一个古老的、过时的话题。一方面,因为我们尚未找到更合适的切入点去理解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初涉民族志电影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的人,都无法完全摆脱民族志电影真实性问题所带来的困扰。而且,当前某些关于民族志电影真实性的观点和宣言,还会对初涉此领域的人造成误导。 与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相比,人们对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似乎有更加严苛的要求。这种要求既包括基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精神对民族志电影真实性的理论思辨,也包括在民族志电影生产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保证影片的真实性。 在理论思辨的层面,一类学者认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客观的民族志电影。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所有的民族志电影都是制作者主观选择、主观结构的人工产品,是制作者在解构生活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时空重构的一个结果。这个人工产品中的影像,与其所指涉的生活现实之间已经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既然如此,何来真实的民族志电影?在另一类坚信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值得讨论的学者中,或者把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和生活现实混为一谈,或者采用“人类学的真实”“艺术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实”“典型的真实”等概念,来规避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与其指涉的生活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不管是卡尔·海德“导演过程产生的失真”“影片制作过程中的选择和与省略”“拍摄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失真”[1],还是李德君所谓的“提示失真”和“激励失真”[2],都有未能清楚分辨民族志电影和生活现实之间本质差别的嫌疑。据我的理解,以上的理论思辨都未能真正认清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与其所指涉的生活现实之间的关系所在,因此都无法揭开遮蔽民族志电影真实性的迷雾。 与民族志电影真实性的理论思辨相比,如何在影片的生产过程中保证真实性显得更加具体,可触可感。比如那种高调宣扬民族志电影必须以真实性、客观性为基础的论调,强调拍摄者必须如实记录的定律,强调剪辑师必须尽可能减少剪辑对现实场景的裁剪和重构的戒律等。这种高调宣扬的内容实在太多,就不再一一罗列。然而,秉持此种观点的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几乎从未摆脱一种矛盾和纠结的状态,他们一边标榜自己影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一边借助摄像机对生活现实进行解构,借助剪辑设备在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时空重构。 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和其指涉的生活现实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是不是影片的制作者单方面能够保证的?在民族志电影必须依赖影像叙事基本规则进行文化阐释的前提下,如何在拍摄和剪辑的操作层面保证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本文试图对这些疑问进行回应,以期引发更多的争论。 二、民族志电影的三个世界 一部民族志电影被判断为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都是观众把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和生活现实进行对比的结果。正如刚刚进入另一个文化中的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文化去比照摆在眼前的文化,民族志电影的观众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生活现实的特征去衡量影片中的影像。倘若影像中的场景、人物具有生活现实中的场景和人物的特征,这样的影像就会被认为很真实、很客观。相反,那些被认为不真实、不客观的影像,都不具备生活现实的特征。观众用来判断真实与否的依据很多,比如人物的表情是否和平时一样自然,事件进展耗费的时间长度是否合理等。 然而,通过这般对比就对民族志电影真实性做出判断的做法,值得商榷。首先,这种判断通常以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对民族志电影真实性的判断会存在不同的结果。这一道理很容易理解。其次,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和影像所指涉的生活现实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从二者具备的特征来看,生活现实是真切的、可以触摸到的世界,而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是投射到银幕上的幻象。生活现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随着环境的变换而变换,随着人物的改变而改变,不可折返、无法重复。但是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中的人物、场景以及伴随的声音,只要播放影像的基本条件许可的话,可以重复千万遍。从民族志电影的生产过程来看,生活现实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空间连续体,不会因为摄影师的拍摄而改变其本质。而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时空连续体,而是经过摄影师的选择性拍摄、剪辑师的选择性剪辑而建构的时空连续体,这个连续体是一个幻象,是图像和声音共同建构的一种幻觉。如果摄影师选择的内容发生改变,剪辑师调整了影片的结构,这个幻象的内容和形式就会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从我界定的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志电影概念[3]入手,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区别。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志电影并不等于机械地复制生活现实,而是在于揭示潜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在于展现影片的制作者、被拍摄者、观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其功用和本身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等同于影像所指涉的生活现实。可以说,用生活现实的特征去衡量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是理解民族志电影真实性的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