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支柱,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性质和方向,既是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性质问题,也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的不仅是一个“社会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的社会问题”。 目前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存在一些杂音,如一些学者认为,国有经济做强做大就是改革的倒退,是国有经济“与民争利”的垄断行为,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法则背道而驰的,因此提出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领域,甚至主张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实践层面上,国有企业改革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规范设计,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改革不加区分,实行一刀切,导致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种种乱象,甚至出现借“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名行“私有化”之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严重腐败等现象,偏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人民的需要的程度……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2]要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就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明确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价值取向等问题,解决和处理好国有企业为谁改的根本立场问题,确保改革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立场,即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人”的问题,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内涵,分别从生产力全面发展、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等方面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指向、逻辑遵循和改革路径等根本性问题,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提供理论解答。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内涵阐释 国有企业改革归根到底是解决生产力发展以及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安排问题。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仅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还明确指出《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8他在1846年写给安年科夫的信中写到:“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4]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揭示了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以及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作用,表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中介。生产方式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的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生产方式,一方面通过的生产活动使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得以应用和发挥,另一方面通过人对物的占有和分配再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5-6]前者体现了生产方式的自然属性,后者体现了生产方式的社会属性。任何社会的生产方式,“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再生产物质产品形成上的经济的形式规定性,”[7]987这就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方式在本质上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问题,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生产方式看作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一种是具体的特定生产关系下的资源配置。前者是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和领域之间的分配,不受特定生产的约束,是所有性质的社会生产所共有的,比如生产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合理配置,是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问题;[8]后者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其性质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资源配置,本质上是资本家为实现并占有剩余价值而对资源进行的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而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则是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而进行的生产要素的配置。 生产关系是与“历史地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7]994所处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地位及相互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其本质和核心是在生产资料占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生产方式是资源配置的物质属性,那么生产关系就是资源配置的社会属性,是在所有制基础上构建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与分配关系同一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最终由特定生产方式下分配关系的性质表现出来。 由“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系统的全部结构就是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及科技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具体环节的性质和特征对上层建筑各领域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反过来,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二、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立场与性质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各要素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最终取决于国家的阶级属性,本质上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都需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经济活动必然涉及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道:“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3]12因此,在有阶级的社会,改革也必然具有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