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由沪赴港的“南下影人”群体中,岳枫(1909—1999)是相当重要而独特的一位。从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独立执导,到70年代在香港息影,岳枫在四十余年间执导了近百部影片,不仅数量可观,而且风格多变,类型多样。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岳枫的职业生涯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交织着商业、战争、文化,以及充斥着意识形态论辩的中国电影史密切联系在一起。他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重要历史阶段,并因其在不同时期的电影活动而被打上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标签:进步导演、“软性电影”制作者、“附逆影人”、香港左派影人、香港右派影人。透过岳枫复杂而又矛盾的身份,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名电影人在历史潮流的裹挟中艰难抉择、茫然失措的心路历程。 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长期以来,岳枫在战后香港的创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研究集中于琐碎而表面的口述历史,以及对个别文本的分析,少有完整、深入的论著讨论其香港阶段作品的文化政治、类型特色及成就等。①本文拟以岳枫导演在战后香港阶段的创作为中心,并结合其早年在上海的创作经历,讨论沪港两地电影传统的传承,以及“南下影人”在冷战背景下的创作实践与文化想象。 一、从进步导演到“附逆影人” 在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岳枫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他从一名进步导演转向“软性电影”制作者;上海沦陷时期,他由一名民族主义者而为“附逆影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香港影坛,他脱离左派阵营,成为一名右派影人。他的这三次转变均与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政治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体现了一名电影制作者在与历史交涉时的不同境遇。 原名笪子春的岳枫生于上海,早年曾在照相馆做学徒,20世纪30年代初期进入电影界,先后以副导演、编剧的身份任职于大东金狮影片公司、孤星影片公司、上海义记影片公司。②《中国海的怒潮》(1933)及《逃亡》(1935)令岳枫在“新兴电影运动”中崭露头角。《中国海的怒潮》反映了沿海渔民遭受盘剥和压榨的现实,影片结尾处渔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情节,更是切中了时代的脉搏。数十年后,岳枫在接受访问时,仍为自己的处女作感到骄傲,因为它代表了“时代呼声”,并且“深具民族意义”。③《逃亡》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一大群无辜的民众,在野心帝国主义者的铁蹄蹂躏下,四处逃亡的一段凄惨悲痛的故事”。④这两部作品有力地揭露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尤其是其中明确的反帝国主义立场,为初登影坛的岳枫赢得了批评界的赞誉。⑤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影片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与左翼影人的协助密不可分(阳翰笙撰写了《中国海的怒潮》及《逃亡》的剧本)。 虽然岳枫坦承自己深受阳翰笙、田汉、夏衍等进步电影工作者的影响,⑥但他并未进入左翼影人群体的核心;恰恰相反,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后,岳枫的创作生涯出现了第一次重要的转变。1933年末,艺华影片公司(以下简称“艺华”)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冲击、捣毁。迫于压力,“艺华”调整制片路线,开始大量制作“软性影片”。岳枫一改过去的路线,执导了《花烛之夜》(1936)、《喜临门》(1936)、《百宝图》(1936)等“软性影片”,与曾经的左翼同路人渐行渐远。昔日的“粗线条导演”遭到左翼批评家的口诛笔伐:《花烛之夜》“以空想的故事,臆造的事实,来向我们灌输着‘宿命论’和‘无抵抗主义’的毒汁”,⑦而《喜临门》更被斥为“一张有毒的电影”,是“人民的鸦片烟、红丸”。⑧对于左翼批评家的指责,岳枫颇不以为意,他为自己辩解道,一名导演“不单要能够摄制某种性质的影片,也应该能够摄制其他性质——甚至任何性质的影片,而且能够胜任而无亏阙职,方可算是一名导演人”。⑨ 在“孤岛”时期,岳枫主要服务于“艺华”及刚刚崛起的新华影业公司,在“孤岛”的电影奇观中,他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里面,常有一种动人的调子,和浓烈的情绪”,“对于悲剧的处理,比较擅长”。⑩他能够驾驭不同的类型(如歌舞片、古装片、稗史片等),中规中矩地完成片厂交付的任务,体现了较强的适应环境、迎合市场的能力。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岳枫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转变:他决定留在上海,(11)并且先后为由日本人所控制的中国联合制片厂股份公司(“中联”)、中华电影联合股份公司(“华影”)拍片。在一篇刊载于1942年《新影坛》的文章中,岳枫表示,“处于时代的驱策下”,他“履历着人们不可避免的‘艰幸与苦痛’的过程”,并且抱着“‘本位努力’而谋忠心于艺术至上的工作”。(12)这段含混而晦涩的文字所流露的隐忍、逃避与“合作”,正反映了岳枫等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心境。这段经历为岳枫打上了“附逆影人”的标签,尤其是参与执导《春江遗恨》(1945),更令他在战后备受指责。(13)抗战胜利前后,岳枫一度辗转于华北、东北等地,直到检举“附逆影人”的风波逐渐平息之后,才重返上海。 1947年之后,岳枫重新活跃于上海影坛,娴熟的导演技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令他再次成为引人瞩目的导演,他先后为国泰影片公司、“中电”二厂等制片机构执导了多部成功的商业片。1949年春,岳枫应张善琨之邀由沪赴港,(14)成为“南下影人”中的重要一员。在这个逐渐崛起为中国电影制作重镇的城市,他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沉重的道德负担,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翻开新的篇章。在此后二十多年间,岳枫在香港执导了约五十部影片,不仅产量丰沛,而且质量可观。在冷战气氛笼罩下的战后香港影坛,岳枫小心翼翼地把握着文化、商业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他由“左”而“右”,完成了创作生涯中的第三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