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8)01-0035-11 现代社会,电影逐渐与电视、互联网一起成为影响人们价值理念、情感结构及审美趣味的重要传播媒介。它不仅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深层肌理,映照出整个社会的变革风貌及微妙情绪,还承载着文化意义上的价值担当,担负着传播国家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思想及社会主义伦理秩序的要务,更逐渐成为拉动周边消费、增加行业投资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电影全产业链条的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建设的贡献开始引发各界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政策、资本、技术等多元力量的交织博弈和强势介入,社会文化生态日趋显现出复杂的状貌,兼具“意识形态”和“文化商品”双重属性的电影,动态性地描摹出在艺术、文化、产业及工业等领域的多重面相,也相应地被裹挟进了众说纷纭的认知体系和众声喧哗的舆论生态之中。换言之,真实社会的变化不断推动理论批评的变化,电影生存环境的跃迁也带动电影观念的持续调整,只有实现电影观念与产业实践的良性对话、电影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握手言和,才会碰撞出良性互动的电影生态体系,也才能立足于国际化语境建构中国电影流派,立足于中国电影实践发展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 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迈向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的梦想指日可待。欣喜之余,我们更应清醒地意识到,“电影强国”光荣彼岸的抵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漂亮的数字之上,还需来自顶层设计、产业机制、工业体系、内容资源、多元资本及科学技术的通力协作,而这种“通力协作”的前提是要保持一种与时俱进、富有包容也充满活力的电影观念。 1980年代,著名电影理论家郑雪来先生便赋予“电影观念”以思辨哲学视角。他强调,电影观念需要与电影在既定阶段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他特别重视电影观念的“阶段性”,“不看到电影观念的阶段性,会使我们囿守于某一发展阶段的电影观念;不看到电影观念的继承性,会使我们割断与传统的联系,而电影的革新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著名电影学家郝大铮先生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电影观念”与“电影实践”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电影观念是进化的、多元的,而不是排他的、并列的,电影实践受电影观念支配,电影的发展的前提是电影观念的发展。在他看来,只要看到电影实践的新面貌,便可肯定新的电影观念业已存在,电影观念首先是创作意识,然后才是理论见解,理论见解是对创作意识的承认。[2]可以说,无论电影观念还是电影实践都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电影界对电影“商品属性”的认知为例,早在1984年,围绕“电影究竟是不是商品”曾发生过颇为激烈的论争,电影的“商品属性”被淹没在了浩荡的反对声中,之后近二十年间,在重重力量的桎梏下,电影观念层面并未产生实质性突破,电影实践层面的改革屡屡囿入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业界对电影作为“产业”、“商品”及“工业”的认知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电影的多种角色和多重身份开始跃入大众视野,这就为中国电影的全面产业化改革和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观念支撑和理论指导。 事实上,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蜕变与革新的历史,亦是其电影观念不断演进的历史。从80年代的思想大解放到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再到新世纪以来的产业化浪潮,中国电影在美学观念、艺术观念、文化观念及产业观念等层面亦发生了历时性的变革,纵向发展脉络间隐含着既定的时代风潮和文化底蕴。同一时期,电影在与其它领域的碰撞和交汇中,显现出了愈发多元化的横断面,电影观念的建树也在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路的介入下,彰显出日趋众声喧哗的发展态势。由此,如若我们将对电影观念的爬梳放置于纵横坐标系之间加以审视的话,不仅能够敏锐捕捉到电影观念的“延续性”、“承继性”及“迭合性”的特质,还能审筛出其间因诸种原因而隐存的“断裂点”,亦能够在抽绎出新时期以来电影观念的演进脉络的同时,提炼出电影观念“滞后性”症候背后的复杂动因。 可以说,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语境、文化语境的变迁,中国电影在转型升级、砥砺奋进中显现出愈发多元化的样貌,并在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系统时,逐渐激发出电影作为时代前进号角的巨大凝聚力和影响力,得以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电影事业、电影产业中来。这既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和鲜明印证,也是中国电影走向持续繁荣的重要驱动和根本保障。其一,从艺术/美学/文化层面讲,它是美学思潮的产物,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电影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一方面体现在其镜头语言、影像造型、艺术风格、创作特色、表现手段等方面;另一方面,电影通过反映对象、主题思想、叙事内容、人物形象等折射现实生活、社会文化及民众心理的变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调的镜像故事里既融汇了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也蕴含着大众文化诉求及日常生活经验。其二,从产业/市场/商业层面讲,电影是文化产业的火车头,兼具经济责任和文化使命。电影创作既要满足大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创意吸引观众,也须迎合大众当下的文化体验、情感诉求和国族想象,并给予相应的精神慰藉。电影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比其它文化产业具备更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兼具一般产业的共性和文化产业的独特性,是国家形象建构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三,从工业层面来讲,电影在一定的社会语境和经济条件下得以实现产业链条的构建和拓展,它是市场、资本、技术、观众等各方面力量博弈下的产物。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几年间,中国电影在升级换代的转型道路上发生了整体性、颠覆性的变革,尤其是伴随电影产业体制机制的革新,一大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效益俱佳的优质影片浮出地表,可谓硕果累累,诚如张宏森先生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民族电影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3]不过,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现有电影理论和市场经验无法解释的产业现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相应地映照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建设的缺失以及电影观念的滞后性。随着电影自身生存环境、生存格局及生存方式的不断变化,对电影特性的认知、理解以及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的适时调整,才能准确把脉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及趋势,总结出高瞻远瞩、切中肯綮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