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3-0077-09 一、政策依据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要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创新教育供给方式,整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教育结构性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高职教育“供给侧”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体制不畅 在政府部门多头管理体制下,高职教育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领导和工作机制不畅,制度不完备等问题。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还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在落实高职教育与培训资金投入政策制度中打折扣、搞变通,使用高职教育财政资金分散,总量不足,效益不高。 (二)体系分割,层次僵化,结构不优 普教职教双轨并行体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简化管理、提高效率,但是同时也约束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多样化选择权利,阻碍了普职教育融合与协调发展对教育质量提高的作用,导致了“重器轻术”或者“重术轻器”的教育“偏窄”倾向以及日益严重的教育功利化趋势。高职教育的“断头”教育趋势依然存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尚未有效建立,高质量高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短板缺陷比较突出。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由于“市场滞后”等体制性因素,导致其人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错位,引发了“结构性失业”。 (三)法治滞后,监管不力,质量不高 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修订完善滞后,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制度落实不到位,院校办学自主权普遍落实不到位,内部治理能力水平整体不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不明显,人才培养过程监管不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不高,存在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工荒的双重压力。 (四)观念落后,动力不足,创新不够 高职教育系统内部要素发育不足,高职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不完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成效不足,院校治理理念和手段落实整体落后,受其升格前中职教育办学的惯性影响,人才培养过分强调岗位操作技能对接,功利性教育色彩浓厚,一线教师改革实践探索动力不足,教学创新实践成效不理想,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良好的价值认同;二是缺乏完备的法制治理;三是缺乏有效的自主权力;四是缺乏有力的质量保证;五是缺乏到位的经费保障。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高职教育体制供给,提升法治化水平 1.完善高职教育政策供给 一是完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制度。为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尤其需要把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升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制度,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更加长效的政策规章,明确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受教育者等利益相关主体的责权与义务,在政府引导支持监管下,激励行业企业有效参与,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持续稳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二是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构建普职融通、立体沟通、中高职衔接、多样化选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尤其需要通过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向高中阶段的中职和普高学生探索分类招生考试、注册入学等招生考试制度;探索完善中高职教育学段衔接、学分转换、一贯制培养等学籍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学生在中职升学,专升本,专本沟通、普职转换等阶段的多样化的选择权。通过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公平,通过理念引导、配套政策改革,回应群众关切,有效改变社会群众对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差、培养质量差、培养层次低、社会地位低、薪酬待遇低、发展空间窄等传统印象,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三是完善高职教育创新创业制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扎实,职业素质优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完善国家政策举措,构建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形成可持续、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健全完善高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面向全民、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终身,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与能力。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计划,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协作,培养具有全球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