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的论著,无论是深奥晦涩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还是相对通俗的学术读物《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事件》等,关于电影的论述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这已构成当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道特殊景观。英文首版于1992年的《享受你的症状——好莱坞内外的拉康》中译本由尉光吉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以下简称《症状》,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随文标注页码)同样如此①。为了摆脱过于理论化的弊端,他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关于本书的主旨,齐泽克在“导言”中明确写道“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大众注意到犬儒主义距离的无效”,并对副标题做出解释:“好莱坞内”指的是用好莱坞或大众文化的例子来讨论拉康的概念或理论,“好莱坞外”指的是“自在且自为的阐释”这个概念(第4页)。《症状》在六个疑问中,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小说、歌剧、绘画、教育剧等纳入自由联想的论述,用主客倒置的思维方式撕开了文本的同一性,在细节的裂缝中纵横捭阖,展开思辨与话语的狂欢,其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精彩论断。 然而,齐泽克写作的随意性众所周知,除了论述联想的随意性,他似乎也不在乎具体细节的准确与论述的谨严②。如此一来,容易出现一些硬性错误及思辨的误区。尉光吉在译注中指出了此类知识性的细节纰漏,如关于拉康阐释焦虑的研讨班(第145页)、由奥尔德斯·赫胥黎编剧的《傲慢与偏见》的导演(第163页)、《怒海争雄》的作者(第168页)、《电话惊魂》出品年份(第187页),等等。本文并不特别关注齐泽克的细节错误。当齐泽克如此大量使用电影阐释自身的理论时,更值得电影研究者深思的问题浮现出来③:他的论断与电影内容是否妥帖?电影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以及为什么成为齐泽克的理论注脚?这种追求思辨的深度范式在当下电影研究中是否真正有效?这些问题显然更具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有哪些电影? 齐泽克对电影涉猎极广,在理论阐释时无论生僻与热门的电影,皆能信手拈来。仅在《症状》一书中,涉及的电影就达到了121部/次,且分布在每个章节。第一章18部/次,重点论述4部,包括《城市之光》《舞台春秋》《夺魂索》《扬帆》;第二章12部/次,重点论述6部,包括《罗维雷将军》《德意志零年》《夺魂索》《一九五一年的欧洲》《火山边缘之恋》《惊呼狂叫》;第三章6部/次,重点论述3部,包括《扬帆》《苏菲的选择》《舞台春秋》;第四章24部/次,重点论述5部,包括《歌剧魅影》《战舰波将金号》《擒凶记》《后窗》《大白鲨》;第五章27部/次,重点论述5部,包括《美人计》《马耳他之鹰》《天使之心》《狂想曲》《慈母心》;第六章34部/次,重点论述9部,包括《惊魂记》《大河恋》《告别昨日》《后窗》《楚门的世界》《黄宝石》《迷情记》《窃听大阴谋》《黑客帝国》。其中《苏菲的选择》《卡斯帕·豪泽尔》《歌剧魅影》既有小说也有电影。在论述中,他并不专注于某一具体文本,而是强调某一文化现象,视野开阔,极具理论抽象性与思辨性。 从类型来说,《症状》所涉及的电影,尤其是齐泽克所热衷阐释的文本,集中于悬疑、惊悚类型(事实上,这两种类型极为相似,均强调主观的心理体验,前者17部/次,后者41部/次,共58部/次),以希区柯克的影片为最(如《群鸟》《夺魂索》《后窗》《火车怪客》《惊魂记》在多个章节中反复出现,成为重点论述对象)。其次是剧情(29部/次)与爱情(21部/次)类型,同样涉及人物心理与欲望,强调分析自我意识与主体身份。如《罗维雷将军》《大河恋》等,人物面临在人生的再次选择中完成了身份的重塑;《扬帆》《火山边缘之恋》等爱情故事,存在独立意识的苏醒。可以说,齐泽克对电影的选择标准,即是强调心理。如此一来,好莱坞所擅长的类型大片明显偏少,如科幻(6部/次)、动作(5部/次)、喜剧(1部/次)、传记(1部/次)、纪录(1部/次)。概言之,这种类型的分布与齐泽克的论述主题密切相关:从弗洛伊德、拉康延续而来的精神分析专注于人物心理与内在欲望。 有意思的是,出版于1992年的《症状》并没有过多地论及当下的电影。20年代电影3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25年《歌剧魅影》、《战舰波将金号》);30年代3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31年《都市之光》、1937年《慈母心》);40年代34部/次,详细阐释7部/次(1941年《马耳他之鹰》、1942年《扬帆》、1946年《美人计》、1948年《夺魂索》《德意志零年》,其中,《扬帆》《夺魂索》出现两次);50年代23部/次,详细阐释9部/次(1950年《火山边缘之恋》、1952年《舞台春秋》《一九五一年的欧洲》,1954年《后窗》《狂想曲》、1956年《擒凶记》、1959年《罗维雷将军》;其中,《舞台春秋》《后窗》出现两次);60年代15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60年《惊魂记》、1969年《黄宝石》);70年代20部/次,详细阐释5部/次(1974年《窃听大阴谋》、1975年《大白鲨》、1976年《迷情记》、1979年《惊呼狂叫》《告别昨日》);80年代11部/次,详细阐释2部/次(1982年《苏菲的选择》、1987年《天使之心》);90年代11部/次,详细阐释3部/次(1992年《大河恋》、1998年《楚门的世界》、1999年《黑客帝国》)。可见,20世纪40、50年代好莱坞黄金时期电影在《症状》中占据突出地位。 二、为什么是电影? 然而,齐泽克显然不是专事电影研究的权威。杨小滨认为,在其所有著作中,“齐泽克都擅于信手拈来各类电影片段,似乎电影比现实更能够体现理论的冲击力”④。换言之,电影不过是为我所用的体现自身理论的“片段”,那么,就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什么齐泽克如此热衷于用电影案例替换现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