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过去40年的开放战略,主要是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是搭了经济全球化的顺风车。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经济全球化有两次,我们当前正处于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第一次全球化主要方式是殖民、战争、暴力,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是以西方列强为主导,中国是被动参与者,是受损者,二战结束标志着第一次全球化过去。第二次全球化的特征是国际贸易,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方式。中国在1978年加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在加入WTO后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第二次全球化是以国际贸易为核心,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中国是以初级产品和要素投资作为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是价值链的底端,但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在几乎全方位和高端领域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竞争者之一。第二次全球化虽然由美国主导,但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方。第三次全球化是全球配置资源,是技术、资本在全球配置。因为全球配置资源是一种利益共享机制,中国坚定地支持第三次全球化,是全球化重要的主导者。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天,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空间有着重新调整布局的需求,一个层面是中国将大规模调整自己境内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大城市群(大湾区)构建。第二个层面是调整中国在境外的空间布局,中国经济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所以要寻找新的空间布局,而“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经济发展空间。中国在2017年11月与美国签署的2535亿美元协议,将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也将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全球资源配置,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还有着中国经济发展内生的需求,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三个产业要上升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而物流产业是重要的服务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内在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且已有一批研究成果,但对外直接投资与物流产业关系的研究较为鲜见。本文就对外直接投资与物流产业的协同关系进行研究,为物流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学者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存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是从单一方向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也有学者认为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Herrigel、Wittke和Voskamp,2013)。在实证分析中,多数学者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得到两者之间的单向促进关系(Vahter和Masso,2007)。还有学者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哈肯模型研究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同关系,实证研究得到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协同关系,两者协同正由低度向高度发展(于世海,2015)。对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较为鲜见。多数学者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有一定研究(张远鹏和李玉杰,2014),对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方面,通过构建两者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两者互动关系,对两者可能存在协同关系没有深入研究。 (一)衡量物流产业指标复杂 由于物流产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权威部门没有明确规定物流产业的衡量标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对物流指标一般采取两种选择,一种是选取交通运输、社会物流总额、物流费用、货运量指标等,这些行业数据主要是针对物流产业或企业的综合研究。另一种是选择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衡量物流产业发展的指标(金芳芳,2012),这主要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物流产业关系的研究。本文是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物流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因此,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标作为衡量物流产业发展指标更为合适。 (二)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互动性研究较少 多数学者认为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关联性,而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成果较少。但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丰富(Kolstad和Villanger,2008)。因此,本文依据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协同关系的观点,并以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同关系。 (三)实证方法单一,普遍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物流产业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多是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协整检验等方法,证明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并未深入证明两者之间满足同步性,且存在协同关系(滕飞和霍忻,2014)。因此,本文在研究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同关系上,以计量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结合协同学中的模型探究两者同步发展的协同关系,从而提供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