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7)11-0087-06 纵观以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比较研究,多数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则远逊于发达国家。但实际上,与我国发展阶段相似、诉求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对与我国面临共同时代挑战的其他金砖国家(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变革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其他金砖国家变革的经验,探索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创新之路。 一、金砖国家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 (一)经济增长下的贫富差距扩大 虽然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金砖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打击,经济增长的速度显著减缓,但2010年时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已缓慢回升,巴西、中国和印度的部分富裕地区实际上已经达到中上或高收入经济体的水平,但仍有部分贫困地区处于低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及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对于金砖国家的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有着极大的威胁,是金砖国家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极大挑战。而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为贫困地区的人口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他们就业乃至创业的可能性,从而为减小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差异提供可能。 (二)老龄化加快与人口红利下降 人口红利曾给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劳动年龄人口的高比重也带来了国家经济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局面,但这种红利并不能长久持续下去。当前俄罗斯和中国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两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不断减少,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两国都需要加大对青年和成年人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以提高生产率,创造技术红利,维持经济的增长。南非和印度的青年群体虽保持着稳定的较高比例,表面上看起来会给这两个国家带来人口红利,但实际上南非由于正式工作的紧缺、大量的青年失业而使经济增长受限,印度也因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参与率和大量非正式就业而限制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了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印度和南非也需要发展和提升青年的职业技能,向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同时也需要特别注意针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与培训。 (三)技能短缺与青年失业共存 金砖国家当前均面临着技能短缺与青年失业并存的现象。技能短缺问题主要体现为劳动者读写能力的薄弱和通用能力的欠缺,国家可用劳动力资源短缺、质量不高。巴西、中国和南非虽已实现青年普遍识字的目标,但仍面临着成人(特别是农村等欠发达地区成人)的文盲问题;印度仍需继续推进扫盲运动降低青年中文盲的比例。金砖国家中许多成年人也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通常是中等教育以下水平)、受教育时间短(在学时间低于8年)而欠缺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通用能力。与技能短缺并存的是青年的大量失业。南非由于严重的正式工作不足问题,青年脱离劳动力市场或失业的比例特别高。俄罗斯的青年失业率远高于成人失业率。巴西的平均失业率虽有所降低,但青年失业率却不断上升。印度15-24岁的青年失业率高达20%,并且几乎三分之二的青年女性脱离了劳动力市场。除了技能欠缺,青年失业的一大重要原因还在于教育与培训的技能供给与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之间的错位,进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二、金砖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变革 金砖国家已经意识到需要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通过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进而提升产业链价值,维持经济的均衡和持续发展,减少贫富差距。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革职业教育与培训,力图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和均衡发展。 (一)国家资格框架制度的构建 南非的国家资格框架构建起步较早,1995年就颁布了《南非资格署法》,以立法的手段保障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和推行。2009年颁布的《国家资格框架法》对第一代国家资格框架进行了重组,现行的资格框架由三个子框架构成,包含了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各级正式资格证书,并从知识面,知识素养,方法和步骤,问题解决,职业伦理和规范,评估、处理和管理信息,沟通交流,背景和系统,学习管理,责任这十个维度,对每一集资格水平进行描述(见表1)。
南非国家资格框架还构建了学分制,形成了学分累积与转换体系,并开始实施先前学习认定,对包括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在内的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进行认定。南非的国家资格框架还有着配套的质量保障体系,其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机构首先要在国家层面得到资格署(Qualifications Authority,QA)的认证,之后才能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者进行资格评估与认证。此外,质量保证机构还承担监控国家标准与资格证书的实施,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者的质量意识等职责。这种双重质量认证体系及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过程监控与评估,不仅使国家资格的权威性和含金量得到保障,也使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升。[1] 2012年印度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这一框架虽然名为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但实际上涵盖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各级证书,因此也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该框架设置了包括先前学习认定在内的12个技能等级,并依据学习成果,从工艺流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核心技能和责任这五个维度对各等级进行水平描述。该框架还构建了先前学习认定制度,对之前非正式学习的成果或取得的证书进行认定;建立了学分累计与转换框架,学习者在各个等级均可选择进入职业教育轨道、普通教育轨道或劳动力市场,以实现职业教育内部的纵向贯通,以及与普通教育的双向融通(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