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两个疑点 1963年出版的程季华先生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以近现代中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分期作为叙事与批评架构,以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电影运动”为基准,对此前的“鸳鸯蝴蝶派”等国产电影作了严厉的批判与排斥。这经典化书写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然而,此书结构完整、材料丰富,特别其所依据的影像资料经历“文革”之后几乎难以见到,因此,近年来不断再版,至今仍是电影研究者的必读手册。另外,该书尽管贯穿了“左翼”电影的红线,但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做了系统考察,如在第一章第二节中较详细地介绍了1913年美国人依什尔和萨弗及其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与郑正秋、张石川合作拍摄电影的情况,并高度评价短片《难夫难妻》“是我国摄制故事片的开端”①。此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讲了一对夫妻如何从定亲到结婚入洞房的故事。该片受到重视还因其具有反封建的内容,虽然这一点近年来受到质疑。②郑正秋、张石川在1922年建立了明星影戏公司,生产了大量影片,这在《发展史》中有专章叙述,因此,突出《难夫难妻》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上的成就,连接到郑、张在20年代的从影历程,对于中国电影发展史来说无疑十分重要。 除了《难夫难妻》等片,亚细亚影戏公司还拍摄了新闻片《上海战争》,《发展史》也给予特别关注,不仅因其作为中国纪录片类型具开创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政治意义。第一章第二节题为“反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的新闻短片《武汉战争》和《上海战争》”,文中表述: 上海在声讨袁世凯时,爆发了围攻南市高昌庙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军事行动。当时一些倾向革命的戏剧工作者,如著名的京剧演员夏月润、夏月珊、潘月樵以及文明新戏的演员洪警铃等,也都参加了这一行动。当时亚细亚影戏公司即因这些戏剧工作者的关系,拍摄了一部新闻短片《上海战争》,记录了革命军攻打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情况。影片《上海战争》完成后,于同年9月29日在上海新新舞台与影片《难夫难妻》同时映出。 《武汉战争》和《上海战争》的拍摄是有意义的,它们多少记录了一些有关中国人民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英勇斗争的史实,一定程度地鼓舞了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意志。③ 《武汉战争》是1911年由杂技幻术家朱连奎和“美利公司”洋行拍摄的纪录片,内容有关辛亥革命的实况,这在《发展史》中已论及。需关注的是在《上海战争》之前的一段话:“上海在声讨袁世凯时,爆发了围攻南市高昌庙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军事行动”,这里明确指“二次革命”期间,而“当时一些倾向革命的戏剧工作者,如著名的京剧演员夏月润、夏月珊、潘月樵以及文明新戏的演员洪警铃等,也都参加了这一行动”。“这一行动”指的是围攻制造局还是吴淞炮台,语带含混。在整段表述语境里,这几句是为了提供历史背景,说明“声讨袁世凯”是民心所向,且有夏月珊等著名演员参加了革命行动,就更具革命性。有这样的铺垫,“记录了革命军攻打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情况”的《上海战争》就名正言顺地载入了电影史册。 《发展史》的这些陈述自有其理论依据或史料来源,但不符合史实。本文主要说明两点:一是《上海战争》与“二次革命”的关系,二是夏月珊、夏月润、潘月樵、洪警铃等演员是否参加了1913年的“攻打制造局”之役。由于亚细亚影戏公司涉及早期中国电影的生产,向来受到电影史家的重视,如程树仁的《中华影业史》(1927)、徐耻痕的《中国影戏之溯源》(1927)、郑君里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1936)等都有不少记载,而涉及依什尔等人与郑正秋的“新民社”等问题众说纷纭,黄德泉指出《发展史》中第一章第二节中关于“外国电影商人来华投机和亚细亚影戏公司的设立”的论述“是在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的样本基础上,博采‘众说’,并通过精心地拼贴和杂糅,试图自圆其说,若不是对照着‘众说’来读,还真以为是那么回事,其实仍是个‘罗生门’而已。”④本文要讨论的《发展史》这段《上海战争》的论述则关乎“革命”的“宏大叙事”的历史建构,显然更值得分析讨论。而且,最近有学者从海外发现有关亚细亚影戏公司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厘清一些事实,更能增进我们对中国早期电影史的了解。最后结论部分进一步提出辛亥革命与艺人们参与情况的问题,涉及电影史书写与史料、感情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复杂关系。
《上海战争》广告,《申报》1913年9月27日 “二次革命”痛定思痛 《上海战争》最早出现在1913年9月27日《申报》上题为“请看上海战争活动影戏”的广告中,其实“上海战争”与同一广告里的“淞沪战事”的指称一样,表明影片内容,作为片名似显得含混,后来见报的广告和通告则称之为《制造局战事》,比以前更为明确。⑤“攻打制造局”是个熟语,民间这么说,专家也这么用。众所周知,成立于1865年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是晚清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就之一。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工艺学堂等文化教育机构,翻译了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在传播近代知识和培养语言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厥功甚伟。 历史上发生过两次“攻打制造局”,有关记载和论述非常多。⑥第一次在1911年11月辛亥革命时,在反清革命党和上海商会的领导下攻占了江南制造局,对于上海光复具决定意义。第二次是在1913年7至8月“二次革命”期间,缘起于黄兴为首的国民党一再受到袁世凯的压迫,决定采取武力,在江西、江苏等地纷纷宣告独立。在上海陈其美组成讨袁军,对制造局发动了五次进攻,均告失败,对于“二次革命”的成败息息相关。两次攻打制造局都是在革命形势异常紧迫的情势下进行的,由于制造局属军事要塞和武库,占领它等于掌握了上海,对于周边苏浙省份乃至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举足轻重。《上海战争》拍了些什么?对于两个月之前以失败告终的“二次革命”抱什么态度?试图向观众传达什么讯息?在缺失原始影像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当年的文字资料来考察。上文提到的9月27日《申报》的影片广告具体说明这些影片有“两大特色”,一是“改良新剧”,即亚细亚公司与郑正秋等人合作拍摄了家庭新剧《难夫难妻》《滑稽新剧》等影片,二是指“淞沪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