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物流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产品价格优势、沟通优势、便利优势、服务优势和体验优势等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及企业绩效,也关系到买家对企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客户的购物体验,进而关系到企业的销售表现和最后收益[1]。相较于境内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等环节,而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环境、商务环境、税收政策、资本市场、语言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消费习惯等也都有所不同,使其复杂程度相较于境内电商物流大幅增高,由此物流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性瓶颈。跨境电商物流已成为跨境电商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议题。 随着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成果较为分散而不成理论体系,缺少有效总结归纳。文中从定义、特征、模式、企业分类、发展史及其发展现状等方面阐述了跨境电商物流的基本概念,并对跨境电商物流、传统国际物流与国内电商物流做了详细对比分析,最后从研究概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三方面总结归纳了跨境电商物流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1 跨境电商物流相关基本概念 1.1 跨境电商物流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跨境电商物流定义较少且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根据最新版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而国际物流是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结合跨境电商及物流的概念与特点,可将跨境电商物流定义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物品从跨境电商企业流向跨境消费者的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活动。跨境电商物流可分为输出国物流、国际物流与目的国物流3部分,活动关联主体涉及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消费者以及清关、商检、支付、税收等多方政府部门,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跨境电商物流流程
1.2 跨境电商物流的特征、模式与企业分类 区别于传统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物流有着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作业规范化、信息电子化、服务系统化等特征;相较于国内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具有广阔性、国际性、高风险性、高技术性、复杂性等特征。根据运作模式,可将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分为“单一”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两段中转”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以及“两段收件”跨境电商物流模式3种。根据物流流向,可将跨境电商物流分为进口跨境电商物流和出口跨境电商物流。出口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主要有邮政包裹、国际快递、海外仓(边境仓)、跨境专线物流、国内快递的国际化服务等5种模式,各模式对比分析见表1。进口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主要有直邮模式和转运模式,其中直邮模式又可分为商业快递直邮和两国快递合作直邮,转运模式可分为灰色海淘和转运公司、报关公司参与的阳光海淘,各模式流程对比见表2。此外,跨境电商物流实际活动中还涉及到保税区与自贸区物流、集货物流、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以及海外仓+保税仓融合模式、国际物流专线+海外仓模式、国际邮政+国际快递+海外仓+国际物流专线模式、保税区物流+集货物流模式等创新型跨境物流模式。批发B2B跨境电商的物流模式多为海陆运为主,零售B2C则以空运为主。 我国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企业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传统邮政、快递、运输业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如FedEx等四大国际快递公司以及顺丰、申通等;②传统零售业或者大型制造业组建发展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如苏宁物流、海尔物流、沃尔玛物流等;③电商企业自建物流,如京东物流等;④跨境电商物流联盟企业,如菜鸟网络等;⑤新兴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如出口易、递四方等。
1.3 跨境电商物流与传统国际物流、国内电商物流的对比 与国内电商物流相比,跨境电商物流运输距离较远,且面临出口国和进口国两重海关,需要进行较复杂的检验检疫等清关商检活动,货物破损、丢失等风险相对较高,时间长而成本高,面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政治、政策、法律、宗教等环境因素差异的影响;而国内电商物流在运作流程上相对更加便捷,运送周期短,运作风险与成本低。与传统国际物流相比,跨境电商物流是集产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主动性服务,需要有更高的敏捷性和柔性,强调其整合化和全球化能力,更注重IT系统化和信息智能化。物流服务往往影响着消费者的整个购物流程和时效体验,跨境电商物流除了完成物品位移活动外,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总的来说,跨境电商物流与传统国际物流、国内电商物流在发展起源、特点、业务模式、覆盖范围、运作流程、标准化程度、配送周期、运作成本、运作风险、信息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对比分析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