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W:The Cinema of Wong Kar Wai》(暂译《WKW:王家卫的电影》)于2016年在美国出版,原著为英文版,中文版尚未出版发行,包含美国影评人约翰·鲍尔斯对王家卫作品的读解,以及他对王家卫从童年启蒙至最新作品的独家访谈。这是王家卫导演首次参与著作的书籍,汇聚了他对以往电影创作的回顾和思考,也是他的泽东电影公司成立25周年的一个纪念。 《电影艺术》独家获得王家卫导演亲自特别授权,选译其中关于《花样年华》《一代宗师》两部分的访谈内容,并经他亲自审阅,在此以飨读者。 《花样年华》:源于美食的私人记忆 约翰·鲍尔斯(以下简称“鲍”):《花样年华》可能是你在世界范围内认知度最高的影片,也是观众与影评家的最爱。在《视与听》2012年的25部影史最佳投票里,它名列其中。与你大多数电影一样,这部也不是一早就计划好的。 王家卫(以下简称“王”):我当时在巴黎宣传《春光乍泄》,期间和张曼玉共进晚餐。她那时刚拍完《迷离劫》,和阿萨亚斯住在一起。《东邪西毒》之后我们就没再合作过,她也有一阵子没在香港工作了。晚餐期间,张曼玉说:“我们应该再合作拍一部电影。”她想和梁朝伟合作,他是张曼玉在电视台出道时的第一个搭档。 我说:“不如我们拍一系列小故事,你们俩扮演所有这些故事里的主角。”她问我:“那主题是什么呢?美食如何?”我当时在读法国美食家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的《厨房里的哲学家》(The Physiology of Taste),其中有句名言:“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知道你的身份。”另一句是:“美食的愉悦是不分年龄、不分贵贱、不分国界也不分地域的:它与其他的享受相得益彰,并能在其他享受缺失之时抚慰我们的心灵。”这句话简直是我们这个电影项目的完美主题,当时这部影片暂时被命名为《美食的三段故事》(英译)。 我们在中环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拍第一个故事。深夜里,便利店给那些心碎和孤独的人们提供了逗留场所。这家便利店让我想到了爱德华·霍珀的画作《夜鹰》。梁朝伟饰演便利店的店主,他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那些顾客们遗落的钥匙,这些钥匙都是未竟诺言的证明。张曼玉饰演一个将钥匙遗落在此的顾客,怀着满心愁绪醉醺醺地归来,想要随便吃点什么。店里只剩蛋糕,于是她就一个接一个地吃。最终她醉倒过去,唇上还留着蛋糕的糖霜,这糖霜却让有洁癖的店主坐立不安。店主想要帮她擦干净,却没有用纸巾之类的东西,而是送上了自己的嘴唇。我们用10天拍完了整个故事,然后开始准备拍下一个。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一男一女之间。他们是邻居,男人的妻子与女人的丈夫有了婚外情。他们两人发现被伴侣背叛时都十分痛苦,想要知道婚外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于是他们便互相饰演对方的伴侣,想象他们的恋情是如何发生的。渐渐地,他们却开始分不清“饰演”与真实的差别。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短篇小说,和香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刘以鬯的作品。刘以鬯跟那个年代的大部分香港作家一样,靠每日给报纸写连载专栏为生。我将他作为故事里男主角的原型。刘以鬯有本小说叫作《对倒》,我从这本小说里找到了影片结构设计的灵感:将故事聚焦在两段相互平行的婚外情之间的交叉关系。两位演员既是受害者的角色,又在片中“饰演”了对方出轨的伴侣。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婚外情本身,而是它怎么发生的。我想用一种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来讲述这个故事,就像《后窗》一样——邻居在影片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两位主角总是处于邻居们的监视之下。邻居们事实上充当了催化剂一般的角色:因为他们,两位受害者有了共同的秘密。 鲍:为什么又想拍一部关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 王:我决定把故事放在60年代,是因为当时整个香港的风气还比较保守,类似婚外情这样的事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接受”,在当时可算是一件大事。邻居的概念也和现在很不相同。他们不只是和你住对门的人,更是和你共享厕所这种私密空间的人!如果你有婚外情的话,肯定最不想让邻居们知道。在原先的计划里,我们要通过十顿饭来揭露两人之间婚外情产生的过程,很有挑战性。这个故事可挖掘的太多,以至于我们陷在里面没法抽身。这段影片拍得越来越长,最终我们决定放弃原来拍三个故事的计划,专注于这一个。我们借用兰福德的歌曲,给影片起名为In the Mood for Love(《花样年华》的英文片名)。至于第一个故事,我们在2003年戛纳大师班的时候以《花样年华2001》为标题放映了这段短片,这个故事在数年后成为了《蓝莓之夜》。 鲍:这部电影也让你回到最爱的时代——1962和1963年的香港。 王:《花样年华》是对60年代的一次重访。在我内心深处,我将其视为《阿飞正传》在精神气质上的续集。虽然不可能召集所有人拍一部真正的续集,但《花样年华》里还有梁朝伟和张曼玉,我甚至给张曼玉的角色起了和《阿飞正传》里一样的名字。让他们两人重聚格外有趣。 鲍:有点像诗歌里的韵脚。你喜欢这些自我指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