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电影的学术批评中,“电影美学”是学界高频率使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学术词汇。但何谓“电影美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学术概念,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如何?作为学科形态,电影美学于电影审美应如何区别?其主要理论资源是什么?似乎都还有待明确界定。查阅当下各种泛电影美学文献,各类文化学研究与电影理论的跨学科连接蔚然成风,又自由发挥,“电影美学”实际处于众声喧哗、随意发挥的前标准时期①,因此,认真研究梳理中国电影美学建设的状态与发展,从理论上对电影美学范畴作出科学辨析,是电影理论研究的应有课题。 一、“电影美学”与相邻概念 如果我们说:“电影美学”是运用美学理论,或从美学的视角研究电影艺术,揭示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的科学,恐怕不会有什么异议。但从另一角度看,在相关研究中与“电影美学”相近的学术概念,同样也是经常被使用或者串用的,还有“电影学”“电影理论”“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等概念。从理论上讲,每一概念都应有特定指向和界定,这些概念与“电影美学”或许有交叉重叠,但肯定不应是同一概念。可是,在学术实践中这几个学术概念的区分并不被重视,有时会被相互替代或混同。1958年中国电影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巴拉兹的《电影美学》,这本著作的英文版为1952年出版,其英文的题名却是“theory of film”,直译应当译为“电影理论”②。田兆耀在《电影美学与文化学——电影思维的特质与审美救赎作用》前言里仍以巴拉兹为例:“不知为什么,巴拉兹‘电影文化’的提法不易为人们所接受。早在1924年出版的《可见的人类》的副标题中,他就提到了‘电影文化’。但多数引用该书的人,都不谈及这个副标题。至于他最后一部著作《电影文化》,俄译本译作《电影艺术》,英译本译作《电影理论》,中译本和意大利文译本均译作《电影美学》”③。在这里,《电影文化》可以根据译者所见译为《电影艺术》、《电影理论》、或《电影美学》;反之,“电影美学”亦可做如是观。同样,麦茨1975年出版的《精神分析与电影:想象的能指》,“虽然称得上是真正的电影美学著作,但他自己却并没有这样使用”④。 可见,在电影学界,“电影美学”、“电影文化”、“电影理论”、“电影艺术”,乃至“电影学”等概念,似乎可以随作者译者的意愿互译置换,如巴拉兹所自认为的“电影美学”即“电影理论”⑤,“电影美学”目前还是一个包容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概念,可以由阐述者置换到相邻概念。 其实这种存在并不合理。从语义逻辑分析,“电影美学”应该是“电影理论”的一部分,但不能完全重合“电影理论”,“不是所有的电影理论都能称为电影美学”⑥;“电影理论”是“电影学”的一部分,但也不能完全重合“电影学”;“电影学”应该是“电影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不能完全重合“电影文化”。“电影美学”概念与“电影艺术”应该有很多的重合,“电影美学”的基本关照对象就是“电影艺术”,但“电影美学”概念同样不能完全重合“电影艺术”,两个概念的重心至少各有侧重,“电影美学”侧重于电影理论中形而上的层次,或者电影艺术中具有哲学底蕴的,整体风格凝炼为美的方面。“电影艺术”则还包括电影创作中技术、技巧、操作的层面。 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现象。雅克·奥蒙等在《现代电影美学》中指出:电影理论常常被视为电影美学。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不相同,两者应有区别。既然电影可以接纳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所以就不可能仅有一种电影理论。相反,应有与各种研究方法相对应的各种电影理论。这些研究方法之一就属于美学⑦。金丹元也曾针对“究竟该如何理解影视美学……至今似仍无定论”,坚持认为:“电影美学是电影理论之一种,而且是其理论中较为高级的形态,它集中研究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具体文本中有关美和为何产生美的问题,它是研究电影艺术中关于美和审美的科学。但绝非一切电影理论都能称为电影美学。”⑧ 二、“电影美学”与电影审美 《现代电影美学》认为电影美学作为依附一般美学的学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讨电影独具美学效果的一般方面,二是专门分析具体作品的特殊方面,即影片分析,或用于造型艺术和音乐的那种完整意义上的影片批评。⑨上世纪80年代初谭霈生写作中国第一部电影美学著作《电影美学基础》时就遭遇这样的挑战和困惑,“著述者必须既懂艺术,又懂哲学”,“当我们由‘美学原理’转入对个别艺术样式的研究时,就产生了诸如‘戏剧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之类的学科和论著。人们一旦进入,又容易出现另一种情况——‘缺少哲学’”⑩。为克服“缺少哲学”,成长中的“电影美学”经历了愈加理论化的发展过程。 电影美学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据王志敏考,其标志为1957年法国出版的阿杰尔的《电影美学概述》一书,“虽然严格地说这仍然是一部电影理论史概述的著作,但是,电影美学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目,也许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11)其实1958年中国电影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国内第一部西方电影美学著作,为贝拉·巴拉兹1952年出版的《电影美学》。“在这本书里,巴拉兹总结了他30多年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其中几乎包容了巴拉兹在电影艺术问题上的全部重要论点。这本书以电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同其他多种艺术的深刻联系以及电影艺术本身的特性为中心内容。其中对无声电影艺术经验的总结,以及关于有声电影的功过和电影艺术的三大特性等论点,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