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一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促进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助创业和创新不断发展新经济和培育新动能,打造创新区新体制、新举措,让传统产业和区域经济发挥更高的效能。此后,中央将先行先试区域视为突破的重点,通过构建增长新亮点和发展新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以创新区为主要手段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一、文献梳理 创新区是引领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而为了实现创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近年,在这方面涌现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张仁开、刘效红(2013)指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地区科技和经济部门以及有关机构内部的彼此协调与良性互动,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可以将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等要素相融合。因此,作为一个复杂的宏观系统,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够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果,被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郭熙保(2014)认为,郊区是大都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与科技特征,基于郊区的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显著的特点和规律。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他对郊区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内涵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与界定,然后以上海市宝山区为背景,对大都市郊区的创新体系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李志伟(2015)以区域主要资源分布状况、区域现有联动发展模式等为背景展开了研究,指出了区域创新中联动发展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这些工作对各地域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全面明确功能定位与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刘涛杨(2016)以江阴市为研究对象,借助综述和点评对其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主要园区和高新企业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区域产学研合作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同时,全方位重点解读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战略思维,这些工作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程小燕、张所地(2016)指出,有关创新区建设的问题,从概念提出到实践,从风险评估至建设全程跟踪,国内学者的探讨一直在持续。要把创新区建设视作独立的信息市场,借此构建以“信息价值链+创新区”的智慧模式。并进一步系统分析了创新区建设过程中“生活实验区”与“社区”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这一机制把创新区中的政府、企业和公众放到了同一平台之上,通过各方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够更好地解决创新区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问题,在信息化与科技化高度融合的过程中,让创新区得到更强劲的发展动力。苏宁(2016)对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模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创新空间转型对大都市区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创新区的传统“硅谷模式”和备受关注的“创新城区”模式,并对创新城区模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然后以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和城市改造为视角对创新空间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我国创新区建设应该借鉴的内容。左连村、廖喆(2017)认为,构建粤港澳联合创新区可以看作粤港澳深度合作与融合创新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广东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借此可以将粤港澳建设成全球极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当然,构建粤港澳联合创新区需要诸多有利条件的介入,其间会遭遇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而突破这些约束的关键是构建与发展珠三角创新成长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有关创新区的体制创新等相关问题已经有学者在讨论和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创新区(或者创新城区)的制度建设与合作模式方面,较少涉及内陆创新区体制创新的现实障碍与解决对策等。 二、创新区及其发展模式与主要任务 (一)创新区概念分析 1.创新区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一,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美国刚刚走出经济大衰退,“全新的地理学”“创新区”等概念开始在美国经济学界出现。从当时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区指的是基于产业地域集聚而产生的“特定区域”,其中集聚了一定数量的初创企业与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这些组织在区域内以技术创新和组织集聚的方式,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群的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美国创新区建设已经结出硕果,越来越多的新创新区和传统创新区在提振美国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引入创新区的概念,其中既有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实验区和城市特区,也有依据创新发展基础而建设起来的自主创新区。但是,由于经验和技术方面的缺位,相关建设工作并不成熟,其间虽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在建设路径与发展模式方面还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创新区资源的有效整合。而按照美国的经验,创新区的建设需要将这些区域视作能够汇聚领先力量的容纳器,其间要通过企业集群建设和孵化器的构建等加速特定地理区域的发展步伐。比如,在城市的创新区内,办公楼宇、商业公寓、居民住宅以及零售中心等配套设施都较为齐备;同时,创新区的内部交通相对便利、信息化的程度较高、通信网络顺畅,相关部门和产业之间能够主动进行资源整合与文化融合,以达到产品、技术与市场解决方案协同创新的目的。与借助商业发展以振兴城市的战略相比,创新区一般要借助企业发展和信息网络及贸易的进步,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水平提升等层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同时,创新区一般具有促进创新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经济资产、有形资产与网络资产等方面具有典型的“资源禀赋”。这三类资产彼此支持、相互依赖,能够以创新区为背景构建起特殊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人、企业和环境的彼此协调,可以加速创意思想的产生与商业化进程。 2.创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 从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创新区的实践来看,创新区由于处在更广阔的环境之内,其“邻近效应”十分显著——资源的高密度聚集促成了产业聚类,让创新区内的资源、商品和人力资源等能够实现价值共享。在创新区内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三螺旋效应”——基于创新的驱动,创新区内的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其间,学术界和实务界在思想与技术方面进行持续的动态交换,创新区在协调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交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一般而言,在政府方面,创新区通常会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影响。比如,在欧洲,创新城市建设的最好经验便是获得政府的关注和持续投入,政府一般要借助鼓励创新的方式实现稳定区域经济增长与提高就业的目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案的实施(比如对特定项目进行专项投资等),让创新区内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方面,高校是高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高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多,借此可以解决技术创新难题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对创新行为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创新区内企业的研发和运行。在企业或者开发商方面,创新区内的部分创新型公司对创新类型、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创新的关键要素涉及企业所处的行业位置、科技投入规模、员工素质、组织文化和资金渠道以及创新网络等。其中,员工素质是最为关键的方面,创新区的发展需要依赖人才的聚集。这是因为,无论是创新区的发展还是创新型企业的进步,都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能够熟练完成相关机械操作,还要在经过高等教育之后,成为技术创新型的人才,而这势必要依靠创新区所处区域内高校的人才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