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30年代最早在好莱坞争得一席之地的华裔影星黄柳霜,1905年生于洛杉矶一个以洗衣为生的华人家庭,1919年以临时演员的身份涉足影坛,共拍摄50余部电影,蜚声影坛。这些成就使黄柳霜闻名于西方影视界。然而,黄柳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亦饱受种族歧视之苦。在美国《排华法案》的阴影下,黄柳霜的东方面孔使她不得不接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安排,出演阴险、妖艳的东方女性形象,这些角色不是对西方男性产生威胁就是受其支配,而且西方人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在中国公众①看来不伦不类。中国观众对此现象反应不一,在公共场域展开热烈讨论。由她的生命历程出发,研究者以不同视角、方式对黄柳霜的经历予以考察,从演艺生涯的叙述到生活背景与时代特征的分析,再到对其所承载的多重议题的探讨②,不一而足;但也仅将其视作文化符号或欣赏对象从而淡化了她的主体地位,极少她关注个体生命体验。 事实上,跨文化空间中游历的黄柳霜成长经历复杂。一方面受故土文化——华人传统教育观念熏陶进而建构起中国想象;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宿主文化——美国式教育,但作为少数族裔并受《排华法案》影响,她也受主流宿主文化的支配。作为拥有丰富欧美生活经验的公众人物回到中国,黄柳霜如何协调、处理两种文化的冲突是重要的课题,也是本文希冀能够藉由报刊媒体加以检视之处。同时,报刊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本应是中性,但报人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因而会或多或少会决定、影响报刊媒体的价值评判。书写者也将自身的某些经历和情感带入到文本书写中,文本及其生产者也在不同层面上进入了历史。因而,本文尝试关注两条线索,即黄柳霜与中国公众互动的历史事实及此历史事实的书写过程,也就是文本和文本分析。 一、摩登:寄予厚望的新女性 各种文化和各种身份一样,是不断被再造的。对于海外移民来说,其故土文化和他们寄身其间的土地之间不存在天然的联系,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保持故土文化在异域的自我封闭和明确边界是不可能的。作为第二代华人移民,黄柳霜的成长经历了中美两种社会环境、文化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一方面,黄柳霜生长在洛杉矶唐人街并接受英语教育,幼年学习钢琴、跳舞和声乐,时常旷课去影戏院,回到家便“把银幕上所见到的,站在一面镜子前,细细的模仿”③,也喜欢徘徊在影片的拍摄现场,更因此获得了第一次出镜机会——在《红灯笼》中做临时演员。女孩演戏,在其父看来是一条有悖于传统的不归路,认为“摄影场是个恐怖的地方,女孩子们一走进去,便是向着毁灭的境界前进了”④。而黄柳霜选择“反抗”,凭借《海逝》等影片中的精湛演技受到认可。 另一方面,黄柳霜的父亲为使女儿保持华人传统,因而要求黄接受四年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在中国文化熏陶下,她逐渐形成对中国的感性认识,进而产生身份认同。黄柳霜一直以“中国人”自居,经常穿着中国式的装束,甚至表示“竭力在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上找寻安慰的哲学”⑤。她后来回忆到:“在我的想象中,只会想到祖国一个神奇老大的国家……但我总对我的祖国,怀着莫大的希望,我天天是那样想着回来看个究竟。”⑥受到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影响,黄柳霜确立了“祖国”认同,而对祖国的想象则成为黄柳霜自我身份认同的精神支柱。 凭借华裔身份,黄柳霜得以进入好莱坞,从跑龙套开始直至成为多部电影的重要角色,塑造了诸多令西方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例如《海逝》中身着中国传统女性服饰、对爱情忠贞的中国女性莲花和《巴格达窃贼》中身体裸露的蒙古女奴。凭借精湛的演技和东方色彩的服饰,黄柳霜在日本、美国等国的报刊媒体上饱受赞誉,逐渐受到西方主流电影界的重视,开始出演一些主要角色,并成为欧美时尚杂志的常客。⑦ 随着在美国影坛的声名鹊起,黄柳霜也渐为中国人熟知。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而言,黄柳霜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生涯所呈现出的种种特质,正是报刊媒体需要大力宣扬和传播的。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低等、落后、愚昧和被征服的代名词,改变国家形象、促进社会的现代转型成为有识之士的强烈诉求。作为社会精英的男性知识分子主张解放女性是改良民族的根本,知识女性自身也开始投身于反抗传统性别压迫、寻求自我解放、重构自身主体性的历史进程。社会舆论亟需寻找乃至塑造模范的新女性,以彰显其现代性。 中国报刊媒体既注重满足这样的社会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某种尝试:一方面将不同群体关于社会进步的言论汇集起来,供读者进行选择性阅读;另一方面又主动参与现代性建构,在此过程中不断表明自身的立场以发挥舆论效应、影响公众。这也注定黄柳霜进入中国社会之初,报刊媒体最先关注的将是她的中国人身份及其所展示出来的现代性,并将会利用各种报道、评论阐明她的“现代中国女性”特质。《申报》是通过照片展现黄柳霜形象的先行者之一。1927年7月20日,该报首先刊登了《武连德与黄柳霜、范朋克合摄之影》的照片⑧,照片中的黄柳霜刘海乌黑浓厚,身着长裙,良好地展现了其东方女性形象。《良友》画报则多次将黄柳霜的肖像和剧照作为封面⑨或头条⑩。除图片报道外,某些报刊媒体在刊发的文章标题上也匠心独运,强调黄柳霜的“出身”,如“在海外悬念祖国”(11)“侨美中国电影明星”(12)“中国旅外女明星”(13)等等,巧妙地回避了黄柳霜是否到过中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