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香港电影史乃至中国电影史来说,“邵氏”一路从1925年的上海“天一”、30年代的“天一港厂”、40年代的“南洋”、50年代的“邵氏父子”到1958年以来的“邵氏兄弟”等发展至今,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参与并见证着香港电影的发展演变。尤其邵逸夫主政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电影的历史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借鉴好莱坞电影产业经验,探索、建设、开创了香港大片厂制度,不仅创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深远的造梦机制,创作出数以千计的影史经典佳作,此起彼伏地引领香港电影美学创新,而且也以自身由兴盛而衰落的发展之路,深度透视着香港电影历史发展中的诸多创作瓶颈、产业困境与突破转型。 2017年伊始,因缘际会,笔者在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电影制作总监黄家禧先生的热情安排下,有机会走近凌波、姜大卫、唐佳、邵音音、夏祖辉等10多位邵氏影人。走进清水湾的邵氏片厂旧址,“SB”标志的邵氏大楼和现存的影棚、宿舍、餐厅等片厂建筑,粗略直观地勾勒出昔日邵氏电影王国样貌,我们对之前史料记载的邵氏大片厂和电影制作模式有了更真切具体的认识。 回望邵氏公司的传奇历程,大片厂制度贯穿始终,推涌着邵氏电影既奔向辉煌的顶峰,又走向无奈的衰落。 一、邵氏大片厂制度的运作理念、产业模式 1958年邵逸夫先生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1961年九龙清水湾片厂落成,随后邵氏片厂继续第二阶段的拓展建设,至1965年“片厂面积达200万平方尺,建有隔音摄影棚16间,置景场18个,3栋办公大楼及彩色冲印厂,还有4栋员工宿舍及各种技术室”,并娴熟掌握了“彩色综艺体弧形宽银幕”电影的生产制作技术①,成了当时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制片厂。 邵氏大片厂的建成,从表面来看,摄影棚、彩色洗印厂等电影制作的各项硬件、技术的大幅提升,解决了“邵氏父子”时期制片条件简陋、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困境,使得原本停滞的小规模电影生产可以进入到分工细致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阶段。但从深层内里来看,邵氏大片厂的建成直接撬动了邵氏公司最根本的运作理念、产业模式,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运作理念:强调重视电影制作 在邵逸夫到港成立“邵氏兄弟”之前,邵邨人成立的“邵氏父子”主要生产国语片。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电懋”)、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长城”)、凤凰影业公司(“凤凰”)等多家公司的加大投入、差异化定位和精品制作,香港国语影坛的竞争越演越烈。在此情形下,“邵氏父子”一直主张的低成本制作和保守制片经营就渐显劣势,邵邨人顺势渐缩制片业务,出售九龙城的片厂,转而大量收购影院和从事房地产,这就导致了“邵氏父子”电影竞争力愈加羸弱。 但这不仅仅是“邵氏父子”的业务调整,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邵氏”家族企业分工运营的产业全局。此前根据约定,香港的制片和影院业务主要由邵邨人的“邵氏父子”推进,邵逸夫、邵仁枚的“邵氏兄弟”在南洋地区主营电影院线,“邵氏父子”生产的影片提供给“邵氏兄弟”在南洋发行,供销一条龙。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多种方式铺设院线,1956年“邵氏兄弟”已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南洋地区拥有了100多家影院和10座大型游乐场,1959年影院数又增加到130多间,②在南洋已发展成为与“国泰”势均力敌的重要院线。而当“电懋”电影以优质、洋化在南洋市场优势渐显,“邵氏父子”电影却产量减少、内容品质降低,随之带来“邵氏兄弟”南洋院线供需不足、商业娱乐竞争力下挫,市场发展遭受阻碍。 在这背景下,“邵氏兄弟”愈加清醒地认识到“内容为王”的重要性。为保证院线片源和电影质量,才让邵逸夫到港成立香港“邵氏兄弟”主控香港制片业务,而“邵氏父子”转而只经营香港的影院和发行。因此,邵逸夫到港之后马上购买清水湾220号地段的46公顷地皮开始建造邵氏片厂,最主要的就是希望以实践行动扭转邵氏电影的市场被动落后局面,构想和落实最根本的制片发展理念,那就是特别重视电影制作。 首先,强调电影制作为第一要务。曾任邵氏宣传部主任的邹文怀忆述:“邵逸夫先生认为电影最重制作,故日后邵氏的发展偏重制作方面。”③邵逸夫敢于投入高额成本生产电影,“60年代末邵氏每部电影的成本是80-150万港币,需要外国取景拍摄的可以达到200万港币左右。相对于此,当时香港独立制片公司的制作成本,一般为国语片50万港币左右。到70年代,邵氏每部电影的成本提升至250万港币。这样以每年产量40-50部来算,邵氏电影每年的制作总成本高达1亿港币以上”④。不仅如此,碰到特殊题材和重要导演,邵逸夫还允许不设上限地超预算投入,比如李翰祥拍摄清宫历史片《倾国倾城》《瀛台泣血》时,“他可以跟老板说,比如说某个戏去拍200万。他一般已超过了200万,但是老板每天看一下他的毛片,觉得应该多花的,所以就不控制他”⑤。如此大手笔投入电影制作,才真正确保了黄梅调、动作片、文艺片、歌舞片、喜剧片等多元类型的开发创新与潮流引领,打造出“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金字招牌。 其次,亲历严控电影制作质量。作为老板邵逸夫每天紧盯大片厂运营和电影生产制作的详细状况,“我们每天有报告给他,每天哪个厂棚拍,哪个导演在拍什么戏,我们每天都给他看……每天我们拍完的戏,黑房把它冲出来了,他第一个看。他看完觉得不好的,就烧掉它,他可以决定的。好的,他就说这个戏一定要改,什么地方要改”⑥。实际上,邵逸夫在年轻时曾做过摄影师和导演,他对电影制作非常内行,所以他真正从导演水准和创作品质这些关键环节人手,亲自严加把关邵氏电影质量,每天必看所有导演拍摄的样片(香港称“毛片”),实际参与并掌握影片剪辑的决定权,“对不满意的影片,从来不吝啬补戏,不为将就档期而匆忙推出”⑦,而且愿意花比较长的时间去制作电影,“我们拍武侠片,最后一场ending的戏,打都要打十几二十天,还有其他的打,每部戏起码60天以上,也拍过90天”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