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7)03-0067-05 一、中国电影美学的历程 从罗艺军主编的《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和丁亚平主编的《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等书中可见,中国电影美学基本与中国电影同步;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4]显示,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量涉及电影美学的论述,已经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如孙瑜《影戏剧本作法》、左翼电影小组对“软性电影”的批驳文章等,都不失为最早的有关电影美学的文字。 而中国电影美学的有意识的建设,似乎应该以新时期为真正开始。钟惦棐组织的“电影美学小组”及两本电影美学论文集,即《电影美学:1982》[5]和《电影美学:1984》[6],一定意义上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之作。接着,围绕着电影美学的界定以及电影美学与电影艺术学的关系问题,郑雪来、李少白等发表了看法,如郑雪来主要谈及电影美学与电影的关系问题:“不是所有的电影理论都能称为电影美学,正如文艺理论并不就等于是美学一样”。他指出:“电影特性和电影语言(表现手段),当然也是电影美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不能概括电影美学的全部内容。电影美学则是研究电影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即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问题。”[7]36李少白也认为:“从电影的艺术本体考虑,应当设立电影艺术学和电影美学”[8]6,“这是研究电影作为艺术现象所必不可少的两门学科。它们之间有关联又有区别”,电影美学是“研究电影作为审美对象基本规律;研究电影是怎样的而又如何成为审美对象的”[8]7。电影艺术学的基本界定是“研究电影艺术的创作、理论、历史及其基本规律”[8]7。同时及稍后,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提出、电影与戏剧、电影与文学、巴赞电影美学等等的谈论热潮,都是电影美学深化的表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体系性的自觉建设开始起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志敏的《电影美学分析原理》[9],该著对当代西方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概念做了梳理,并分析了形成电影作品审美特征的复杂机制和对电影作品进行美学分析的主要原理和程序,已经有了在电影美学研究的系统性方面进行努力的意图。 与此同时,外国电影学者戴维·波德维尔、珍妮特·斯泰格、比·尼柯尔斯、布·汉德逊、安·卡普兰、尼克·布朗、达德利·安德鲁等人先后来华介绍西方当代电影理论或进行电影理论讲座;国内引介西方电影理论的工作,也卓有成效地展开,老一辈的邵牧君和周传基都翻译介绍了不少西方电影理论论文,其他诸如李幼蒸的《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0]《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译文集》[11]、李恒基等的《外国电影理论文选》[12]《电影理论文选》[13]陆续问世;西方电影美学的重要著作如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达德利·安德鲁的《主要电影理论》和《电影理论概念》、尼克·布朗的《电影理论史评》、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斯坦利·梭罗门的《电影的观念》、欧纳斯特·林格伦的《论电影艺术》、马赛尔·马尔丹的《电影语言》等,先后译介出版。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电影美学:1999》和《当代电影美学文选》,前者精选了《当代电影》杂志十多年来对代表性国产片的分析性学术论文,后者则是代表性美学论文的选集。而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彭吉象《影视美学》和史可扬《影视美学教程》的面世,预示着国内主要电影教育高校都开始了电影(影视)美学的建设,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美学开始进入学科框架的构建阶段。 如此,“经过本土建设和国外借鉴的两方面开掘,中国电影美学建设至少在一些前提性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例如对电影美学重要意义的认识已经取得一致意见;虽然对什么是电影美学仍然很难界定,但对电影美学不同于电影艺术学和电影理论的看法已经基本趋向一致;在着力进行电影美学体系构建的同时,对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在引进介绍西方电影美学成果的同时,对中国电影美学的整理和吸纳也引起高度重视,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而且,西方电影美学的主要流派如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符号学、叙事学、意识形态分析、女性主义批评、文化批评、后现代主义等都在中国电影美学的批评实践中被使用,而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中国电影研究者,对于电影现象的了解,更全面、更立体化了,也更成熟了。”[14] 然而,时间似乎停滞,最近10年来,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进展不大,基本处于瓶颈阶段。 二、中国电影美学陷入瓶颈的原因 对中国电影美学陷入瓶颈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第一,电影实践乏力。 理论和实践总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而近十年来,如果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中国电影的状态,也许“商业成功与审美陷落并行”,是较为恰当的。笔者曾经撰文,把当下中国电影的审美趋向概括为四点:电影创作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物质世俗化倾向明显而精神文化含量降低,感官欲望化元素增强而深度意义减弱,全球化刺激下本土传统遭冷遇[15]。现在看来,几年前的这一概括,仍然适用。这样一种实践状态,也使得中国电影美学举步维艰。 回顾中国电影美学发展比较快的几个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电影创作呈现生机的时期,如“纪实美学”“影像美学”的提出和建立,就是与新时期伊始第四代和第五代的电影创作紧密相关的。换句话说,电影实践领域没有审美和艺术的突破,甚或出现退步,是很难期望中国电影美学的进步和突破的。 “纵观电影史,每一个重要的思潮、流派或类型,都或前或后(但总是过后不久)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重要理论活动。”[16]259中国电影美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理论热点和关注的核心问题了。自21世纪初开始,中国电影是以“大片”、贺岁片、都市喜剧和IP作为基本表现的,而这些电影现象的价值导向无一不是市场原则,美学和艺术探索或者不在关注之列或者位于从属地位,关于这些现象的讨论,也缺乏理论深度和学术视野。总体看来,基本限于“现象描述”,少有上升到美学高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理论成果,更没有形成美学流派和美学思潮。